(学校制度文化建设.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学校制度文化建设 ______ —个被忽略的的领域 学校制度文化的路径来源 学校制度文化这一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发展道路。学校制度文化根植于学校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组成层面。而学校又是一个社会组织,因此组织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渊源。组织文化的概念又来源于人们对文化的理解,因此文化概念的界定也是我们研究学校制度文化的一个前提。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研究热潮——校园文化也对学校的发展起过很大的作用,而校园文化与学校文化有什么关系也是我们应当厘清的。 1.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 探究学校制度文化的理论渊源,我们需要理解“文化”这个词。美国著名未来学家 阿尔文·托夫勒曾在其名著《第三次浪潮》中明确提出:“今天世界迅速认识到,在道 德、美学、政治、环境等方面的日趋堕落的社会,不论它有多么富有和技术高超,都不 能认为是一个进步的社会,进步不再以物质生活和技术标准来衡量。”衡量的标准是“丰 富多彩的文化”。[1]可见只有充分认识了“文化”的根本涵义,才能深入理解学校制度文化的各个层面。 (1)“文化”概念的界定 “文化”一词对于我们是司空见惯,,但正如黑格尔所言“熟知非真知”,我们若要给“文化”一个科学、全面且得到共识的定义却是极为困难的,因为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至今,对文化的定义就有 300 多种,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871 年,泰勒在其论著《原始文化》中对文化的定义是:“从广义的人种论的意义上说,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格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具有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2]人类学家米德认为,“文化就是社会或亚群体的习得性行为”。[3]我国《辞海》中的定义是:文化“从广义上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来说,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4]浩如烟海的资料显示出“文化”一词的复杂性,为我们深入了解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支撑。纵观各种定义,我们可以归纳出它们的共同之处以作为我们对“文化”最基本的认识,即文化是建立在一个民族或一个组织内部特有的价值观念之上的各种社会意识形态、制度、行为方式的总和。这也是作者对“文化”的粗浅理解。 (2)“组织文化”的内涵 “组织文化”概念提出之前,企业界率先提出了“企业文化”,这始于 20 世纪 70年代末 80 年代初。二战后的战败国日本,到 70年代其生产率竟然大大超过素以管理先进著称的工业王国——美国,当时日本经济呈现出一派蒸蒸日上的景象,而相比之下的美国经济却出现式微。日本人的成就使美国人极为震惊,于是一些美国管理学者如迪尔 (T.E.Deal)、肯尼迪 (A.A.Kennedy)、大内 (W.G.Ouchi)等,试图从美、日企业管理制度的比较研究角度,挖掘影响企业竞争力的深层原因。他们发现,许多复杂的文化因素对组织的效益、组织的成功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作用。大内在《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一书中宣称:日本企业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包括信念和价值观等在内的文化因素混合体;迪尔和肯尼迪则认为:“一种能够清晰阐释的文化可以告诉雇员在特定的情境之中,什么是企业所期望的和他们应如何去行动”,这种文化特征表现越突出的组织越容易成功,反之,表现得越平庸,组织成功的机会越少。[5]20 世纪 80 年代,美国管理界接连出版了四本畅销书:《Z 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日本企业管理艺术》、《企业文化——企业生存的习俗和礼仪》、《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公司的经验》,被誉为企业文化的“四重奏”,这四本著作以其崭新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论述和丰富的例证,令人信服地提出企业文化这一新的理论体系,它们的出版标志着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 正如人们对“文化”保持的“高山仰止”态度一样,关于组织文化的界定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国外学者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舒尔·多普森(Sue Dopson)和伊安·莫克内(Lan McNay)把组织文化界定为由礼仪、惯例、传奇、神话和信条等共同组成的混合体;[6]这对组织文化的描述,是在揭示其构成要素。埃德加·希恩(Edgar Schein)认为,“组织文化就是一个基本模式的假定,即某一组织在尝试着解决外在适应和内部整合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发明、发现或者开发出一种基本模式,并且这种模式相当有效,因此,它被作为一种正确的方法传授给新的成员,去思考或感受与之相关的一些问题。”[7]沙因认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最基本的思维方式——组织在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露丝·本尼迪克特认为:“(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活动而表现出来的一

文档评论(0)

lisuf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