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西部城市经济发展与西部大开发
[关键词] 西部经济;城市经济;中心城市
[摘要] 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城市数童少、等级规模结构不完善、城市弱态集中,最为突出的则是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市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反过来又制约了其自身的发展。振兴西部经济的关健在于强化经济增长核心与节点的有机联系,重新构筑新型的城市经济关系,强化特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联系、中小城市之间的联系,加速中等城市向大城市的发展。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经济区位处于劣势。建国以来,由于缺乏大规模的开发,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水平与东中部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区际差异。西部经济落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之间缺乏有机的社会经济联系是制约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要充分发挥现有城市的集聚与扩散功能,特别是特大城市的中心城市功能,带动中小城市及城镇的发展,从而促进整个西部地区社会经济的繁荣。
一、西部城市与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西部省区城市发展的特点
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环境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落后于东中部地区。其标志之一就是城市化水平低下,具体表现在:
1.城市数量少
西部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以上,但城市总数却只有141个, 仅占全国城市总数的20%左右,不到东部地区城市数量的一半。西部地区一个城市平均要带动约230万人口,而东部、中部地区则只带动约180万人口。可见,与东中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的城市数量大大少于东中部地区。
2.城市类别不全,大城市与中等城市数量少,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不完善
从城市体系结构看,相对而言,西部省区特大城市与小城市的绝对数目及比重与东中部地区的差距并不算太大(至少与中部地区差距不大),但大城市与中等城市的数目与比重则明显偏小。西部九个省区(市)只有3个大城市,仅占全国大城市总数的6.82%。西部省区近1亿人口的规模、200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才有一个大城市,而东中部地区平均约2000万人口、5_15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就拥有一个大城市。大城市数目奇少是西部城市体系结构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征,因而城市的首位分布法则在西部省区中也表现的较为突出,即一个省区内的首位城市(规模最大的城市)其规模往往比其他城市大的多(城市首位度多在3以上)。即使在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四川省,城市的首位度也达到2.36。
西部省区有35个中等城市,占全国中等城市总数的约17.95%。西部省区平均约900万人口、17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才拥有一个中等城市,而东中部地区平均约500_600万人口、1.5_4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就有一个中等城市。就此而言,西部省区在中等城市方面与东中部地区也有明显的差距。
3、城市弱态集中
西部省区城市密度远远低于东中部地区,每1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只有0.26个城市。而东部地区每1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就拥有2.18个城市。即使是中部地区每1万平方公里的幅员面积也有0.83个城市,其城市密度远高于西部地区。
(二)西部城市经济发展状况
西部九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有特大城市七个,占全国特大城市总数的20%左右。这些特大城市都是省会城市或全国直辖市,是西部各省区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中心。由于西部大城市极为稀少(只有3个,仅占全国大城市总数的6.82%),因此,特大城市在西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对西部各省区的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些城市大都地处交通枢纽,拥有优越的经济区位,城市规模巨大,综合功能强,具有雄厚的工业基础和现代新兴产业,金融、保险、咨询、文化教育高度聚集,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核心。在西部的特大城市中,分布着大量的国家及地方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科技人口比重大,其科技实力从总体上与东中部地区并无明显的差别,有些省区的科技实力甚至超过许多东中部的特大城市。例如四川省的省会成都市,1997年全市(包括市辖区、县)人口占全省人口的约12%,但其主要经济总量却占全省的三分之一左右,科技、教育实力则占到全省的一半以上。因此,城市的极化效应与回程效应在西部的特大城市表现的尤为突出。
一方面,人口、产业、资本、技术和人才在这些城市高度集中。这种集聚效应促使城市产业分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从而带来更高的生产率。集聚效应也带来市场的扩大以及金融、保险、信息、咨询业的发达,从而形成巨大的外部经济效益,致使这些特大城市近年来始终处于不断迅速扩张的过程。另一方面,这些城市又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综合功能,吸引了区域内的其他中小城市和周边地域的资本、人才和原材料,在增强特大城市自身发展实力的同时削弱了这些城镇和区域的某些发展机会,对其经济增长产生了不良影响。总而言之,西部省区特大城市经济的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