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PC-A-610E品质标准培训》报告
七、SMD 组件 7.2.15 屏蔽盒 可接受—1,2,3 级 屏蔽盒上凡与PCB接触处印有焊膏的地方,焊后焊缝润湿良好。 缺陷—1,2,3 级 1,焊后有的地方表现出润湿不良(图左边焊缝明显发暗),原因可能是共面性不好或截面氧化。 2,屏蔽盒与器件或器件焊盘干涉。 七、SMD 组件 7.4.1 缺口、裂缝、应力裂纹 下面的特征及图示均为不合格: 1,任何暴露了电极的缺口。 2,元件玻璃体上任何缺口、裂纹或其它损坏。 3,电阻体上任何缺失。 4,任何裂缝或应力裂纹。 七、SMD 组件 7.4.2 金属化外层局部破坏和浸析 可接受—1,2,3 级 1,浸析(图A、图B)不超过焊端宽度W的25%或焊端厚度T(图C)。 2,在每一焊端上表面,最大金属缺失为50%。(A,B) A图 B图 1,金属缺失2,外涂层 3,阻元 4,基体(陶瓷或铝)5,端电极 C图 七、SMD 组件 7.4.2 金属化外层局部破坏和浸析 缺陷—1,2,3 级 1,端头的浸析暴露了陶瓷 D 2,浸析超过元件宽度W的25%或厚度T (A-E图) 3,焊端上表面金属化层损失超过50% (E-F图) 4,不规则的形状超过了该种元件最大或最小尺寸限制 (C,D ,F图) D图 E图 F图 七、SMD 组件 7.2.1.2 末端偏移 目标--1,2 ,3 级 无末端偏移 缺陷—1,2,3 级 可焊端偏移超出焊盘。 七、SMD 组件 7.2.1.3 末端焊点宽度 目标--1,2,3 级 末端焊点宽度等于元件可焊端宽度或焊盘宽度,其中较小者 可接受—1,2 级 末端焊点宽度C最小为元件焊端宽度(W)的50%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 可接受--3 级 末端焊点宽度C为元件焊端宽度(W)的75%或焊盘宽度(P)的75%其中的较小者。 缺陷--1,2,3 级 小于最小可接受末端焊点宽度。 七、SMD 组件 7.2.1.5 最小焊点高度 可接受--1,2 级 正常润湿。 可接受—3 级 最小焊缝高度(F)是焊料厚度(G)加25%H,或(G)加0.5mm。 缺陷--1,2 级? 在器件焊端的垂直端面没有明显的焊缝高度。 ? 焊料不足(少锡)。 缺陷--3级? 最小焊缝高度(F)小于焊料厚度(G)加25%H,或小于G+0.5mm。 七、SMD 组件 7.2.1.7 末端重叠 可接受--1,2,3 级? 元件焊端和焊盘之间有重叠接触。 。 缺陷—1,2,3 级 ? 没有形成润湿良好的角焊缝。 七、SMD 组件 7.2.1.8 常见的片式元件缺陷 7.2.1.8.1 元件侧立 缺陷--1,2,3 级 器件宽度(W)与器件高度(H)之比超过2:1。 焊料在焊端和焊盘未完全润湿。 元件焊端和焊盘之间没有100%重叠接触。 有侧悬出(A)和端悬出(B) 3个垂直焊端面没有明显的润湿。 缺陷—3 级 器件尺寸大于1206。 七、SMD 组件 7.2.1.8.2 元件翻贴 目标--1,2,3 级 片式元件贴装正确 可接受--1 级 制程警示—2,3 级 元件贴翻 7.2.1.8.3 墓碑 缺陷—1,2,3 级 片式元件末端翘起。 七、SMD 组件 7.2.2 圆柱体端帽形可焊端 七、SMD 组件 可接受—1,2,3 级 侧悬出(A)等于或小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25%,其中较小者。 目标—1,2,3 级 无侧悬出。 7.2.2.1、侧面偏移 缺陷—1,2,3 级 侧悬出(A)大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25%,其中较小者。 七、SMD 组件 目标—1,2,3 级 无端面悬出。 7.2.2.2、端面偏移 缺陷—1,2,3 级 有端悬出 。 七、SMD 组件 目标—1,2,3 级 焊点宽度C等于或大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其中较小者。 7.2.2.3、末端焊点宽度 缺陷—1 级 未正常润湿。 缺陷—2,3 级 焊点宽度C小于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 可接受—1 级 正常润湿。 可接受—2,3 级 焊点宽度C是元件直径(W)或焊盘宽度(P)的50%其中较小者。 七、SMD 组件 目标—1,2,3 级 焊点长度D等于元件焊端长度(T)或焊盘长度(S)其中较小者。 7.2.2.4、焊点长度 缺陷—1 级 未正常润湿。 缺陷—2,3 级 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