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城市经济学第一章 城市经济学的一般知识 中南大学土建学院 一、经济学基本知识 (一)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问题的由来与资源配置的选择 自由物品:人类无需通过努力就能自由取用的物品,如阳光、空气等等。 经济物品:人类必须付出代价才能得到的物品。 相对于人类无穷无尽的需要,经济物品总是稀缺的。 (一)经济学的内涵 这就产生了与生产资源配置有关的各种选择问题,即应该如何利用各种有限的生产资源去生产各种经济物品以便更大程度或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各种欲望。 (一)经济学的内涵 1、生产什么(种类)和生产多少?(数量)——用地功能、性质和用地的数量 2、如何生产(生产技术、生产组织方式)——空间布局 3、为谁生产(生产成果分配)——空间的消费与使用 (一)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学:人们如何配置与使用相对稀缺的生产资源来满足无限多样的人类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从资源配置角度出发,经济问题的四个特征: (1)人的需要和欲望是无限的 (2)这些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是各不相同的(个体: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群体:消费结构的升级与转换-恩格尔系数) (3)实现这些目的的手段,即可以支配利用的生产资源是有限的 (4)每一种资源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可以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用途(例如城市土地利用)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问题的实质:如何分配与使用这些有多种用途但为数有限的生产资源,来满足轻重缓急各不相同的无限的需要。 按照某种标准确定出各种需要的轻重缓急程度; 权衡为了实现各种给定的需要必须付出的代价。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1)生产可能性边界 一个社会在充分利用其所拥有的全部生产资源后,在一定的技术水平条件下所能得到的各种产品与劳务的各种最大组合的集合。 (一)经济学的内涵 2、生产可能性边界曲线与机会成本 (2)机会成本(选择是有代价的) 增加一种产品的生产而不得不放弃的其他产品的生产数量,称为机会成本。 具有多种用途的某种生产资源,在选定了某种具体用途后,所不得不放弃的用于其他用途时该种资源所能产生的最大收益。 两个基本观点 资源是稀缺的 选择是有代价的 (二)经济学的分类 (1)微观经济学:自由竞争,无形的手——市场 微观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马歇尔 古典经济学(供给) 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国富论》-经济自由 生产者-供给-成本:认为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生产者的成本决定的。 边际学派(需求) 边际学派-古诺、屠能(杜能)、戈森、瓦尔拉斯 消费者-需求-效用:市场上商品价格是由消费者的效用决定的。(物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内在力量) (二)经济学的分类 (1)微观经济学:自由竞争,无形的手——市场 研究对象:消费者和厂商(生产者) 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各种商品的供给,怎样决定各种商品的交易数量和价格。 消费者作为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与生产者作为生产要素的需求者,怎样决定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和价格。 特点:既定的经济资源应当如何配置的问题,即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和如何生产的问题。 (二)经济学的分类 (2)宏观经济学:政府干预,有形的手——凯恩斯 以整个国民经济活动作为考察对象,研究一个社会的各种总体经济问题,以及对应的各个经济总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国家财政、进出口贸易和国际收支等) 特点:假定资源配置问题已经解决,研究资源利用问题 (三)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理性人假定 理性人的含义: 他能够清晰的辨别自己的偏好和利益 他的行为准则就是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法律、政策、预算、生产技术、商品价格) 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 二、城市经济学概论 (一)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二)城市经济学的内涵和研究对象 (三)城市经济学的性质与内容 (四)城市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五)城市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一)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历史沿革 国外 1、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先导 两位德国学者关于空间经济的研究成果,可视为西方城市经济学最重要的先导。 1826年,德国人杜能出版了《孤立国对于农业及国民经济之关系》,农业区位论; 1909年,德国人韦伯出版了《纯粹的区位理论》,工业区位论; 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土地经济学,是西方城市经济学有一个重要的先导性学科。 伊利和莫尔豪斯,1924年出版了《土地经济学原理》 1924年,美国土地学家赫德提出“楔形理论”。 1925年,美国经济学家帕克、伯吉斯提出了著名的城市土地利用“同心圆模式”。 1936年,霍伊特又对“楔形理论”和“同心圆模式”进行了发展,提出了“扇形模式”。 这些研究,将城市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届高考语文专项复习-正确辨析病句(共181张)导论.ppt
- 2017届高三语文第一轮病句(曾文华)导论.ppt
- 2014非官方版赢智化交易培训导论.ppt
- 动态电路破解策略教材.ppt
- 动物保护家园教材.ppt
- 2017年衡水中学高三政治一轮复习备考策略导论.ppt
- 1-12电枢绕组教材.ppt
-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教材.ppt
- 惠深片区—中萃公园项目展示区后评估—20160728教材.ppt
- 2014风神轮胎4S店开业方案导论.ppt
- 2025年新能源电动观光车在跨境景区的充电设施安全性分析.docx
- 燃气管道工程建设的前期工作.docx
- 初中语文词语字音字形辨析专项测试卷.docx
- 乡村振兴视角下2025年乡村工匠技艺传承与产业化实践.docx
- 2025年密室逃脱剧情设计合理性与玩家体验分析报告.docx
-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项目2025年原材料供应稳定性与价格趋势研究报告.docx
- 电子商务营销战略知识考点梳理与解析.docx
- 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docx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药事管理与法规》通关练习题库包及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docx
- 旅游业景点开发与合作经营合同.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