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岳麓版)
本卷共6道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9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1.(2014·陕西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战国初期,吴起被楚悼王任命为令尹,主持变法。与其他国家相比,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强大,他们把持许多重要职位,而且盘根错节,动弹不得。吴起对楚悼王说:“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吴起改革的内容主要有两条:第一,废除贵族世卿世禄的特权,规定封君“三世而收爵禄”。即贵族只要传了三代的,一律收回封爵和体禄、世袭特权。第二,整顿吏治,淘汰冗官。吴起提出“罢无能,废无用,损不急之枝官”,精简机构。
司马迁说吴起“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躯。悲夫!”
——摘编自孙立群《吴起改革的启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吴起改革的国内外背景和改革目的。(8分)
(2)根据材料,分析吴起改革的重心并简评之。(7分)
【答案】(1)背景:楚国国内保守势力强大;外部各国弱肉强食,兼并战争激烈。(4分)目的:实现国家富裕,增强军队战斗力。(4分)
(2)重心:打击保守的奴隶主贵族势力,整顿吏治。(4分)
简评:吴起改革触犯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改革的民众力量基础薄弱,结果导致改革失败。(3分)
2.(2014·衡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董仲舒说上曰:“古者税民不过什一,其求易共;使民不过三日,其力易足。……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男子授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授露田20亩,不授桑田。死亡者或年满70岁后免课者,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为世业,身死不还官,桑田须种一定数量的桑、榆、枣树等。不适合桑蚕的地方,改授麻田,男子10亩、女子5亩。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也限制买卖。
——据《魏书》卷一百一十译编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两次土地制度改革的特征以及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共同影响。(8分)
(2)较之于商鞅变法时期的土地制度,北魏的均田制有何积极意义?谈谈你对“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的认识。(7分)
【答案】(1)特征:商鞅变法:变土地国有制为土地私有制,土地可自由买卖。(3分)
北魏均田制:用来均田的土地属国有,授田后,露田、麻田均不得买卖,桑田限制买卖。(3分)
影响:促进了社会的封建化进程。(2分)
(2)意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土地兼并。(2分)
认识:商鞅变法后,土地兼并严重。土地兼并是封建社会一种固有的现象,其根源是土地私有制。土地兼并会加剧社会矛盾,影响封建政权的巩固,封建统治者往往对土地兼并采取打压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这种现象,但无法根除。(5分。前两句各一分,后一句3分)
3.(2014·陕西西工大附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了改变“贪官为害”、 “驱民为盗”、吏治腐败的局面,改变因循敷衍、没有实效的官场恶习,明朝万历元年(1573)张居正创立了“考成法”,用以考核官吏的政绩。“考成法”规定评判官吏政绩好坏的标准以“安静宜民者”为上,“沿袭旧套虚心矫饰者”列下考。其方法是逐级考核,抚按以上述标准考核属吏,吏部以之考核抚按一级,朝廷以之考核吏部。如抚按不能悉心甄别、如实考核,则抚按为不称职,吏部应秉公汰黜之;如吏部未能精心核实处理,则吏部为不称职,朝廷宜秉公处置。逐级考核之外,还有随事考成的制度,即规定六部都察院及各衙门之间来往公文、传达处理均根据“道里远近,事情缓急,立定程期,置立文簿存照”。如有延误者,各级官吏都有责举报。如此月考、岁考,建立了严密的考核制度,使得“纪纲法度莫不修明”。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指出张居正推行“考成法”的目的和主要标准。(6分)
(2)简析“考成法”的特点和作用。(9分)
【答案】 (1)目的:整顿吏治;(3分)主要标准:“安静宜民”(不扰民,不乱政)。(3分)
(2)特点:目标职责明确;(2分)注重实际;(2分)逐级考核,随事考成;(2分)
作用:加强了监察,整肃了吏治;提高了行政办事效率,保证政令畅通。(3分)
4.(2014·九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辛丑条约》规定:“在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这一条实际上是剥夺了清政府在天津的驻兵权。因此,清朝官员都不敢带兵去接收天津。袁世凯则提出“迨至交津有期,而各国订立条约,复有距天津二十华里,华兵不能驻扎之议。迭经电请外部向各国公使磋商,始议明巡警不在此列。维时天津盗贼繁多,疮痍满目,兵力既不能到,则唯赖巡警以震慑而绥靖之。”
材料二 1902年袁世凯代表清政府正式接管天津,并成立天津巡警总局,其制度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五单元 世界多极化趋势(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一单元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三单元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及其发展(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二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理论成果(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六单元中国和世界现代的科技文化(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单元20世纪世界经济体制的创新、调整(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滚动检测试题: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以来世界的科技与文化(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岳麓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评估检测: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岳麓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质量检测2.13 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和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人民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及国共十年对峙(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三)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三十)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一) 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化教育事业(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七) 近代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人教版).doc
-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跟踪检测(三十三) 19世纪以来世界美术、音乐和影视艺术(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