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造船合约的订立
1. 概述
合约(不论是造船合约或是任何重大商业合约)的订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在笔者的经验中,中国公司在这方面吃的亏可以说是很多。这完全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中国公司部分领导根本对这个重要课题一无所知,所以,到底合约是否订立,他们是完全一头雾水。这在开庭审理的时候如果作为证人被对方大律师盘问,根本是无法有条有理地去回应,就很容易被法官或仲裁员认为他们根本不懂,所以犯错的机会极大,最后遭致败诉。
笔者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去介绍这一个课题,因为在《国际商务游戏规则—英国合约法》一书第二章已经有详论。换言之,中国已经不像其他发展中国家那样可以说自己找不到门路学习来推搪。这些简单介绍是笔者认为对船厂以及涉及造船合约的人士需要知道的,才去跟外国船东进行谈判订立数以千万或上亿美元的造船合约。
一个有法律效力的合约通常需要满足3个条件。(一)是有约因;(二)是双方有订约意愿与想法去互相建立一个法律关系;(三)是有一个不含糊的发盘与接受/受盘。这3个条件,要求在造船合约有约因是最不成问题或不会有争议的。这就是船厂为船东去建造船舶,而船东支付船价,双方都付出代价,这就是约因。唯一去一提的就是法律并不理会约因是否对等,所以中国船厂以比市场价格低很多的价格与船东签订造船合约也不会导致在索赔的时候能够也相应赔少一点。中国船厂应该做的就是在谈判的时候以较低的价格这一条件去争取到其他有利的条文,而不是在出了事之后以为自己在价格上的让步就能够以公平为由而少赔一点。这方面的先例是Bolton v. Madden (1873) LR 9 QB 55,Blackburn大法官说:“The adequacy of the consideration is for the parties to consider at the time of making the agreement, not for the Court when it is sought to be enforced.”。
比较复杂的倒还是其余两个条件才会有法律效力的合约,本章稍后会去全面针对。这是尽量去补充在《国际商务游戏规则—英国合约法》一书第二章的内容,该章节本来已经对合约的订立这一个课题有详细介绍。
2. 合约订立第一个阶段:谈判
合约的订立是涉及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就是双方的谈判。
2.1 双方可以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并承担谈判失败导致的损失与花费
在这个阶段,双方没有受到任何合约的约束,双方可以去追求自己最大的利益。任何一方也可以威胁对方要去中止谈判,除非对方让步。他为了自己的利益都可以随时去停止谈判,而对方是完全无可奈何。至于停止谈判的一方是为了什么原因,例如是因为市场逆转,或是觉得对方并不好打交道,或是另有更好的机会(例如是船厂收到了一个出更高船价的发盘或是船东在另一个船厂找到一个船价更低的造船舶位)等千变万化的原因,都没有关系。因为双方没有合约关系,也不存在侵权的问题(如涉及疏忽),就根本没有任何民事诉讼的诉因。加上,英国法律也没有善意的说法。至于谈判不成功,双方所花费的金钱,就要去自己承担,不存在可以向对方要,即使是对方中断谈判。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现在在国际上如果涉及漫长与昂贵的谈判,为了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双方会先去订立一个“互锁协议”(lock-out agreement),其间大家不准去与第三者谈判,才肯去进行谈判。这一种情况在造船也会发生,就是在谈判之前双方先订立一个“过档合约”(bridging contract),船厂才肯去花钱与花时间谈判一份造船合约。
2.2 谈判失败会否可以侵权或其他衡平法的救济向对方索赔?
可能的例外就是谈判一方涉及了欺诈或疏忽,这就会存在了一个侵权的诉因,受害方可去向对方索赔损失,包括谈判中所花费的金钱与其他损失。但看来目前的法律地位对这一点还是不明确,这主要的原因是允许谈判的订约双方去为自己的利益行事,也不存在善意的默示要求,就免不了在谈判的时候有各种表述例如是卖花赞花香的sale talk或鼓励对方继续谈判或显示给对方谈得拢的机会极高等。如果这种表述在合约谈不拢的时候可以被说成是一种欺诈或疏忽的行为,今后谈判双方就要非常小心了。例如A在给B一个发盘的时候,甚至去向B说明是希望与他完成这个交易,但同时A与C、D也在就同一交易进行谈判。这一来,B在后来谈不拢的时候可否向A提出索赔,说他的发盘与说法是欺诈或疏忽?另一个不良的结果会是如果一方向对方在谈判中曾经作出过一个欺诈或疏忽的陈述,例如是报价计算错误(并承认是自己疏忽),会否是对方在继续下去的谈判就完全可以主导,去向犯错的一方说合约不论什么原因谈不拢,我就可以以侵权告你所有的损失,所以你必须让步与我达成合约?以下去举一些有关的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