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VIP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2015高考历史核心考点: 第十四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和现代中国的科技与文教事业 考纲解读 考纲要求 考情分析 维新思想 从考查的力度来看,近几年新课标地区高考对本单元中“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考查不多,对其他内容的考查力度一直较大。2010年新课标地区高考涉及本单元的有8道选择题;2011年有6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2012年有6道选择题,1道非选择题。 从考查的内容来看,重在考查西学东渐、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尤其侧重于对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的考查。 从题型来看,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偶尔出现,也多和经济、政治状况联系起来综合考查中外历史上的思想演变 新文化运动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 教育事业的发展 线索特征 通史线索 历史特征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近代史前期(1840年至20世纪初) (1)学习西方器物; (2)学习西方制度(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制度); (3)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中国人民对西方文化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选择的过程;学习西方是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历程;各阶层广泛参与;围绕的主题是挽救民族危机,向西方学习;具有进步性,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20世纪三大理论成果 近代史后期开始到现在(20世纪初至21世纪初) (1)从20世纪初的走西方的路到走俄国人的路; (2)20世纪2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走自己的革命和建设道路 从国情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与时俱进;带动了中国历史性的巨变;继承与发展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 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 (1)科技:从“两弹一星”到杂交水稻及计算机 (2)文艺: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双百”方针;“左”倾破坏。 (3)教育:制定正确的教育方针,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良好的开端;曲折的历程 现代中国的科教与文艺 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至今) (1)科学技术:载人航天标志着空间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中国在计算机技术和生物技术领域取得巨大发展; (2)文艺:欣欣向荣; (3)教育:“科教兴国”战略,迅速发展 新时期中国科技、教育、文艺迅速发展 第31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构建体系] 知识诠释思维发散 一、从“师夷长技以制夷”到维新变法 1.“开眼看世界” (1)林则徐:编译《四洲志》《①各国律例》等资料,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2)魏源:在《四洲志》基础上,编撰出《②海国图志》,系统地介绍了西方历史地理,提出了“③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 (2)代表:清政府内部以曾国藩等为代表的洋务派。 (3)思想主张:“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实践:掀起⑤洋务运动。 (5)影响:未能实现目标,但为西学的广泛传播奠定了基础,迈出了中国⑥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3.维新变法思想 (1)早期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A.背景:洋务运动的展开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 C.主张:政治上,主张实行⑦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主张发展工商业,与外国进行商战;文化上,主张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 D.局限: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2)康梁的维新思想(19世纪90年代):A.宣传维新思想: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⑧孔子改制考》,借助经学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梁启超:发表《⑨变法通议》,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和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主张国家属于人民,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 B.意义: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促进了⑩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易错扫描】 (1)林则徐之所以被称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主要是因为他开学习西方的先河,并非指他对西方认识的深入。 (2)“中学为体”强调以中国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指利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 (3)洋务运动客观上顺应了工业革命后的世界进步潮流,不要误以为它违背了这一潮流。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和生产技术,客观上顺应了工业革命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趋势,不能因其未能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就无视这一客观事实。 (4)早期维新派虽从洋务派转变而来,并在主张上仍坚持“中体西用”,但实质上他们和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激进民主主义者等一样,都代表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早期维新派重在学习西方制度,要求实行君主立宪。 (5)康有为借用孔子的权威来宣传变法,新文化运动则喊出“打倒

文档评论(0)

wangz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