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ppt课件4.pptVIP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ppt课件4.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粤教版语文选修第4课《即景抒情诗四首》ppt课件4.ppt

即景抒情诗四首 仿 句 李太白思念远方友人时,他深情地吟唱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对比: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曹植——“天地终无极,人命若朝露”      阮籍——“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1、将明月拟人化,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好像怜悯思妇的孤独寂寞,因而陪伴在思妇身旁,久久徘徊,不忍离去。 2、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 3、与后文“卷不去”和“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四年尤甚。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隋炀帝 【青枫】暗用《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的典故。 【浦】河水分叉的地方。《九歌·河伯》:“送美人兮南浦”,暗指分别之地。 【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再 见 !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 鉴赏品读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三)小结,讨论课后练习一, 答:所谓宇宙意识,指诗中那个“念”字句,想象宇宙时空的无限,一方面表现出诗人抱负之非凡,另一方面又在这无限的时空背景下更显出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暂。而所谓社会意识,当指诗中两个“见”字句,联想古代那个思贤若渴的燕昭王,自己便油然而起一种生不逢时的不遇之感,并由此推测未来,更显出对今人的不屑,那种渴望积极参与政事,意欲施展自己和对现实不满和忧虑,就充分地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社会意识。因为“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形成强烈的反差,让诗作深含一种从未有人道及的孤独感,正因为这样也就特别感人。另外,诗作特别感人,还因为它的情真意切,发泄了士大夫们的一种典型情绪。征战途遇古迹登台而怀古,古今对比,感慨万千,有感而发,虽然脱口而出,直抒胸臆,但却因为发出了千百年来怀才不遇之士的共同心声,所以读之能不“泫然流涕”! 燕昭王 南登碣石馆,遥望黄金台。 丘陵尽乔木,昭王安在哉 ? 霸图今已矣,驱马复归来。 有一句诗,千百年来为人传颂, 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 知人论事: 张九龄:唐玄宗开元时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一名博物,字子寿。其文才为宰相张说器重。733年为相。李林甫更进谗言,迁九龄为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不久又贬为荆州长史。740年卒。 赏析“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此句为千古传诵之句,背景阔大,感情深挚,意境幽远含蓄。全句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却自有一种高华浑融的气象,令人回味无穷。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以“竟夕”呼应“遥夜”,上承开头两句。终夜相思不能入睡,于是灭烛披衣,步出门庭,这皎洁的明月是这样撩人心绪,使人更难以入睡。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洒遍天涯的月光啊,有我满腔的情意,却又无法传送,睡吧,睡吧,让我在梦中与你相见。诗至高潮戛然而止,只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全诗委婉曲折,情致盎然,表现了张九龄诗歌浑成自然的风格。 题李凝幽居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赏析“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 月光皎洁,万籁俱寂,一阵轻微的敲门声,惊动了宿鸟。作者抓住了这一瞬即逝的现象,来刻画环境之幽静,以动衬静,体现了环境的幽居的静寂。 赏析“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 写回归路上所见。过桥是色彩斑斓的原野;晚风轻拂,云脚飘移,仿佛山石在移动。“石”是不会“移”的,诗人用反说,别具神韵。这一切,又都笼罩着一层洁白如银的月色,更显出环境的自然恬淡,幽美迷人。 即景抒情诗 鉴赏要点: 把握景物的特征和寓意,进而感受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古人是指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象燕昭王那样前代的贤君既不复可见,后来的贤明之主也来不及见到,自己真是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作者俯仰古今,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作者登台远眺时,只见茫茫宇宙,寥廓绵长,天长地久,写出了空间的广阔。 作者面对悠悠天地,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本篇以慷慨悲凉的调子,抒发了怀才不遇孤寂。 鉴赏“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泣下”体现了什么情感? 前——后 不见 念 天地之悠悠 独 怆然

文档评论(0)

sopwl815467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