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维护之一解剖.ppt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关注心灵花园 成都 武侯祠 的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 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则宽严皆误 后来治蜀要深思 从学生的角度谈心理学知识 从教师的角度谈心理学知识 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 心理学很重要,心理学和教师的生活工作学习息息相关。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然而,广大园丁内心深处的小小花园,却长期处于无人问津的尴尬地位。 一项来自知名网站的调查: 《2005年教师生存状况调查》 超过80%的被调查教师反映压力较大   近30%的被调查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  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 据杭州市教科所06年上半年对市区30所学校的近200名教师进行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 有1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 76%的教师感到职业压力很大, 其中男教师的压力大于女教师 毕业班和班主任的压力大于非毕业班和不当班主任的老师。 急需重视解决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例在20%左右。 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却表明,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油尽灯枯逃离学校 教师要关注自己的心理问题 案例1:美丽的老师不曾微笑 案例2:如果老师夸夸我 健康在身上,阳光在心上。 只是偶尔的乌云,遮盖了阳光的照耀。 更多的时候,我们需要去发现。 小测试: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您开车路过车站,站台上有三个避雨的人,您只能搭载一人离开,您的选择是: A 生病需要救治的老人 B 曾经救过自己性命的医生 C 心中的完美情人 只有一人的答案让人唏嘘不已: 把车钥匙交给医生,让他带老人去医院,自己留下陪伴情人。 是不是每样事情都要亲力亲为? 智慧的眼睛看风景: 思考什么是最重要的? 教师必须要关注心理健康 健康是“1”,其他一切都是它后面的“0” 关注自身的健康刻不容缓 健康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我们自己能做什么? 改变不了: 1.经济环境 2.社会地位 3. 您内心深处对“教师”的定义 我们只能帮您修建打理一下心灵花园,拂去尘埃,浇灌甘露,让心灵之花盛开,提升幸福感。 认识自己 是一件简单又复杂的事情 基础心理学 1.认知 2.需要和动机 3.情绪、情感和意志 4.能力、气质和性格 心身疾病与健康 身体究竟受心理因素影响有多大? 事例:儿童惧怕到医院就医 由于心理问题可引发的身体问题: 心因性疾病 “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 恐伤肾,悲伤肺” 美国喜剧大师说:“无论处于何种悲痛之中,一旦你找到了‘笑’,你就能忍受更大的打击。” “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举例:古代有位官员身患怪病,四处求医 通过调试,拉开与心因性疾病的距离 想要过健康快乐的生活,需要修炼锻炼心理,提高自我免疫力。 《人体使用手册》中的观点: 不要和疾病作斗争 不战而胜的方法就是:接纳(自然疗法) 帮助自己的身体作调整 用调整接纳的心态对待疾病 接纳并非压抑 案例:一位乐观进取教师的内心 通过放松进入潜意识分析: 她的内心呈现的是一头愤怒的喷火公牛,心中积累了太多的负性情绪。 真正放下,而不是做给人看。 人“做出”的东西太多,把自己压抑的太久,却浑然不知。 100年前,一位犹太人提出了心理学上讲的“潜意识”的概念 犹如冰山一角的心理世界 浮在水面以下的是庞大的潜意识层面 草原上最烈的马一定也是胆子最小的马。 歇斯底里的背后是一颗胆怯的心。 透过现在的表现看背后的原因,隐藏的是什么。 基本情绪包括喜、怒、哀、乐等 情绪是机体的正常一部分,不应消灭,而是看清认识它,调节它,疏导它,转换它。 人并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人在表达现在的感受时,涉及情绪的相关词语较少。 东方人较为含蓄内敛,很多负性情绪被压抑了。 如何体察情绪,表达情绪? 案例:第一次上幼儿园的情景 情绪需要宣泄,我知道你现在心理有一点儿害怕,大家都会害怕,这很正常。 情绪的表达方式受童年的影响巨大. 如果能对情绪有很好的掌控,对自信心影响较大。 婴儿刚出生带有自己的免疫系统,一段时间后,受到各种侵害,如生病,刺激新的免疫系统的发展。 重新构建心理大气层,学会慢慢调节自己的心理。 对成人来讲,这是一种固化的方式,直接来自童年。 情绪调节的方法: 1.放松训练 让躯体尝试体验 紧张到放松 将浩如烟海的幸福画面,呈现在脑海中。 2.避免固定词语的暗示作用 “我不紧张!”----反而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