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一轮总复习课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共57张PPT)摘要.ppt

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一轮总复习课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共57张PPT)摘要.ppt

  1. 1、本文档共5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届高考政治(人教版必修三)一轮总复习课件: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共57张PPT)摘要

命题角度3 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5.(2013·山东)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五岳独尊”的泰山、“水墨落纸如雨入沙”的宣纸、“功深熔琢,气无烟火”的昆曲……许许多多的文化遗产带着历史的体温成为我们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 文化遗产可以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但有些地方开发方式单一,缺乏特色;有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打着“保护”的旗号过度开发,使其在“保护”中慢慢失去体温,失去未来。 运用文化传承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使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懂得未来的方向”的理解。 【解析】 本题以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文化生活,考查知识点为传统文化的特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题目类型认识类。 【答案】 (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使我们成为我们”。 (2)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我们在文化发展中保持正确方向。 方法技巧 近年来随着国家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各地对传统文化的挖掘、继承和弘扬给予了高度重视。但也存在着对传统文化的失传存在着漠视现象。保护传统文化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根基,就是保护我们的精神家园。 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一个高频考点,常见的设问角度为: (1)运用“文化传承”的相关知识分析某现象。 (2)如何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等。 常用的答题术语有: (1)“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承;对于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要改造和剔除。 (2)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 (3)继承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巧学增分·能力提升 易错提醒 易错点1 不能正确区分传统文化的两个特点 【提醒】 相对稳定性是从纵向的角度及历史的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的文化由过去到现在具有历史继承性;鲜明的民族性是从横向角度来说的,是指一个民族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不同之处。 【训练1】 产生于西汉时期的儋州调声,是儋州人民自己创造的原生态歌谣,直到今天仍流传于海南省儋州一带,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区域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④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点。②说法不合题意;④错误,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 【答案】 B 易错点2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一定要正确把握传统文化“变的绝对性”与“不变的相对性”的关系。 【训练2】 最近,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默默帮助病逝同学李宝元父母的事迹被广为传颂。15年前毕业之际,有人提议“宝元的父母咱们得管”,一个算不上约定的“约定”,让两位老人15年收到了15张汇款单和56封信。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使扶危济困、重情信诺的传统美德在当代得到完美绽放。这一事迹表明 ( ) A.传统道德准则完全适应现代生活 B.中华文化的具体内涵是亘古不变的 C.传统道德对今天人们的价值选择有深刻影响 D.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解析】 材料中河北农业大学一群毕业生的价值选择深受传统道德的影响,因此C项正确。A项否认了传统道德与现代生活的区别;B项否认了文化的变化发展;题干材料没有说明传统文化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作用,所以D项也不选。故选C项。 【答案】 C 易错点3 不能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双重性质和双重作用 【提醒】 传统文化具有双重性,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只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才可以促进社会和人的发展,落后的传统文化则会阻碍社会和人的发展。 【训练3】 中央电视台开播《百家讲坛》以后,一些艰涩高深的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变得通俗易懂,富有时代气息,为大众所接受。这说明 ( ) A.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 B.传统文化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具有认同感 D.中华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解析】 材料说明的是“传统经典”经过现代诠释而“富有时代气息”,即其具体内涵能够因时而变,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旨。 【答案】

文档评论(0)

586334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