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
1.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分封制受到冲击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特征。作为诸侯,郑庄公的种种行径说明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已被破坏,故D项正确。A项的“开始”说法不正确,故排除。B项的“彻底”说法错误,故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
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
【名师点睛】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通过分封,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西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贵族等级序列。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具有很大的独立性。西周后期,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分封制逐渐瓦解;战国时期,各国推行变法,分封制开始被废除;秦朝统一后即全面被郡县制所代替。从汉至清一直存在分封。在封建社会,分封是皇权的体现之一,但所封诸侯王在封地内大多没有政治、经济、军事统治权。
2.远古姓与氏不同,姓从原始村落或部族名称而来,氏是同姓氏族散居产生的符号。氏以别贵践.姓以别婚姻。春秋至秦朝,氏与姓已难分辨。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是
A.社会平等意识的形成
B.长期战乱打破民族地域界艰
C.贵族政治的逐渐没落
D.宗法观念随社会变迁而消亡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考查学生对先秦时期相关史实的认识。从材料中“氏以别贵贱”联想贵族政治没落造成姓氏不分,故C项正确。依据史实,“平等意识”在秦时尚未形成,故A项明显错误。B项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D项的“消亡”错误,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宗法制·造成姓氏不分的主要因素
3.春秋时期.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并订立盟约:“诛不孝,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树子”指代诸侯立为世子的嫡子---引者注)这说明齐桓公
A.挟天子以令诸侯
B.极力维护宗法制
C.主张废除分封制
D.推崇法家思想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诛杀(对父母)不孝的人,不得擅自改立太子,不(能因为小妾年轻漂亮)就把妾立为正妻。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抓住题干中信息可知,齐桓公要维护嫡长子和正妻的地位,极力维护宗法制,故B项正确。A项材料没有涉及,故排除。C项材料所示不是分封制,故排除。D项材料维护的是宗法制,而不是法家思想,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
【名师点睛】宗法制是西周实行的重要的政治制度,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西周灭商以后,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修改了商朝时期的继承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血缘关系确保了政治的稳定。一般来说,凡是材料中出现祖、宗、家谱、血缘等字眼的,大多与宗法制有关。虽然宗法制在西周以后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其思想流传下来,在中国人的姓与名的组合上能够得到充分的反映。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分封制、礼乐制度和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等也需要掌握。
4.钱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方法》一书中认为:“自秦以来的郡县政治,到今天民国时代还存在,中国之水为一统一国,此项政治制度实贡献过其甚大之绩效。”材料表明郡县制的主要作用是
A.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B.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C.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
D.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耍环节
【来源】【百强校】2016-2017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带解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强调了自秦汉实行郡县制以来,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正是由于郡县制的实施,中国始终为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说明郡县制对于巩固国家统一起了重要作用,故选B项。材料并未体现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郡县制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郡县制
5.《汉书·刘辅传》中提到“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这一做法
A.目的是强化皇权
B.继承秦代的三公九卿制
C.强化丞相为首的外朝权力
D.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 届浙江省杭州市五校联盟高三12月考政治试卷.doc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doc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昆明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历史.doc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曲靖市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云南省腾冲市第八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政治.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4.1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一 二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四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学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专题四 一 新中国初期的政治建设 教案.doc
- 2016-2017学年人民版必修一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单元测试.doc
- 2016-2017学年山东胶州普通高中高一上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历史.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大学附中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试题 政治.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大学附属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模块考试 历史.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太原高二上阶段性测评(期中考试)政治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怀仁一中高二上11月考政治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昔阳中学晋中名校高二上期中政治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晋中高一上期中名校联考政治试卷(解析版).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临汾一中、忻州一中、长治二中高二上学期第二次联考--政治.doc
- 2016-2017学年山西省临汾市第一中学高一10月月考 历史.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