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ppt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第3单元从圈层作用看地理环境内在规律单元活动学会应用地形图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2】 导学中学地理小组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考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在同学们绘制的地形剖面图中,依据图中甲、乙两处连线绘制的是(  ) * 单元活动 学会应用地形图 一 二 三 一、认识等高线地形图 1.地形图 (1)概念:按照一定的投影方法、比例关系和规定符号,把真实地形地貌描绘在平面上的一种地图。 (2)表达方式:通常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的高低起伏。 (3)作用: ①反映地面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 ②提高空间想象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一 二 三 2.等高线的特征 一 二 三 一 二 三 二、地形图的判读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平原、山地、高原的等高线各有什么特征?? 提示: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 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较大,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高原:海拔高,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处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一 二 三 三、地形剖面图的判读与绘制 1.判读技巧:判读时应重点注意剖面线的起点、终点、经过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转折点等。 2.作用:直观显示地势起伏状况和地面坡度陡缓。 3.绘制步骤 (1)绘剖面图的水平基线。 (2)确定适宜的垂直比例尺,画出纵坐标,规定剖面基线所代表的高程。 (3)从剖面线与等高线所交各点向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作垂线,根据各点对应的高度对照剖面图的纵坐标,标出相应的点。 (4)把这些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一 二 三 思考讨论 如何确定地形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 提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确定垂直比例尺须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若剖面线所穿过地区的等高线的高度差较小时,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大些;若高度差较大时,垂直比例尺可适当小些。第二,考虑绘制图幅的范围,不要将图画到图幅以外区域。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相关计算? 问题导引 地形图能反映地面的实际高度、起伏状况,并具有一定的立体感。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 探究一 探究二 结合材料探究: (1)图中AB线、CD线和F地,可能表示的地形分别是什么? 提示:AB线表示山脊;CD线表示山谷;F处是山峰处的低洼部分,可能是火山口。 (2)E处属于哪种地貌类型? 提示:陡崖。 (3)该图所示区域以哪种地形为主? 提示:该图所示区域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500米之间,且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属于丘陵。 探究一 探究二 名师精讲 1.常见地形的等高线形态 首先要弄清不同的地形地貌及同一地形地貌的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图上的特点,尤其是缓坡与陡坡、山脊与山谷、鞍部与陡崖的等高线特征。(如下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一 探究二 2.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计算问题 (1)两点间相对高度的计算方法。 两点间的数值差,有如下三种情况:①如果两点都在等值线上,则两点数值确定,数值直接相减;②如果一点在线上,一点不在,则在线上的点数值确定,不在线上的点数值不确定,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值差也是一范围;③如果两点都不在线上,则数值都为一范围,则求出的数据差也为一范围。 若等值线重合(如等高线的陡崖处),计算数值差与此方法相同,公式如下: 探究一 探究二 ①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H):M≤H(M+d),M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最大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②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h):(m-d)h≤m,m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最小值,d为图中的等高距。 ③陡崖的相对高度(ΔH):(n-1)d≤ΔH(n+1)d,n为陡崖处汇集的等高线条数,d为图中的等高距。 如图中陡崖顶部的绝对高度为400米≤H500米; 陡崖底部的绝对高度为100米h≤200米; 陡崖的相对高度为200米≤ΔH400米。 探究一 探究二 (2)两地坡度=两地间的相对高度/两地间的水平距离。 如下图A、B两地的坡度可表示为P=h/s 探究一 探究二 (3)局部小范围闭合等高线: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其中心高度判断规律是“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如下图中 A点的海拔低于10米高于0米,B点的海拔高于20米低于30米。 探究一 探究二 典例剖析 【例题1】 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一 探究二 (1)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两山峰相对高度为2 470米 B. CD是山谷,EF是山脊 C. H在西南坡上,阳光充足 D. H地比B地降水多 (2)图中,有一处陡崖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  ) 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