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文字说丛.
上海博物馆所藏楚简文字说丛.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一)》包括《孔子诗论》、《缁衣》和《性情论》三部分,〔1〕涉及的内容和问题比较多,本文仅就文字方面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 被释为“坪”或“塝”的字
nbsp;nbsp;nbsp;nbsp; 《孔子诗论》2、4号简有个从“土”的怪字,整理者释作“坪(平)”,认为2号简“平德”“为平成天下之德”,而4号简“平门”“可能是泛指城门”。
冯胜君先生认为2号简所谓的“《讼(颂)》,坪(平)德也”与下文的“《大夏(雅)》盛德也”相对而言,而将“平德”解为“平成天下之德”有增字解经之嫌,并且“坪”字在战国楚文字中很常見,但与简文此字显然不同,主张“应分析为从土从旁,释为‘塝’”,在简文中读为“旁”,训为“大”,说“旁德”是廣大、周遍之德,与“盛德”含義相近;而在4号简中读为“坊”,“坊门”“指里巷之门”。〔2〕何琳仪先生也释“塝”,说其“所从‘旁’旁可与楚帛书‘旁’字相互比较”,并把“塝德”和“塝门”读作“广德”、“广门”。〔3〕周凤五先生在其“新释文”中直接释写作“旁德”和“旁门”,说“旁门”指“四通之门”,〔4〕大概他也是把此字隶定作“塝”的。俞志慧先生说“该字可隶定为‘坊’,义则取其本字‘旁’”。〔5〕
所释“旁德”与“广德”在意义上并无实质差别,而所谓“旁门”到底指“里巷之门”还是“广门”或“四通之门”,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研究。这里,我们想说,此字原释为“坪”固然不对,但隶定作“塝”或“坊”也不准确。实际上此字从“土”从“雱”,“雱”所从的“雨”和“方”有共用横画,“雨”旁与《孔子诗论》8号简的“雨”字和21号简“露”字所从的“雨”旁相同,中间竖笔两边的横点连为一体并与两边的竖笔相接,郭店简中的“雨”字或“雨”旁也有和它相同的;〔6〕而“方”旁与17号简“方”字和9号简从“方”从“心”之字的“方”旁相同。此“雱”旁虽然可与楚帛书的“旁”字相互比较,〔7〕但其字形毕竟有较大差别,所以何琳仪先生在“比较”之后也没有作结论。至于和甲骨文、金文的“旁”字相比,其差别更大,〔8〕所以主张释“塝”者都没有进一步谈它的字形发展;秦简“旁”字倒是有一种写法与此字所从的“雱”相近,但它两边的竖画与上部的横画并不相连,〔9〕其差别也很明显,所以隶定作“塝”是没有根据的。“雱”在《说文》中虽然是“旁”的籀文,但其形体来源不同,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字;只是由于字音相近而用作“旁”而已。
既然此字从“土”从“雱”,“雱”又是“旁”的籀文,所以在2号简中读作“旁”是可以的,读作“广”也有根据。但此字或许还可以读作“雱”或“滂”。“雱”为雪盛貌。《诗·邶风·北风》:“北风其涼,雨雪其雱。”《毛传》:“雱,盛貌。”朱熹《诗集传》:“雱,雪盛也。”因此,“雱德”和“盛德”意义相近。古籍中“雱”和“滂”相通,〔10〕故此字又可读“滂”。“滂”本为水广大貌,如宋玉《高唐赋》:“滂洋洋而四施兮。”又泛指广大,如《楚辞·大招》:“滂心绰态,姣丽施只。”王逸注:“言美女心意广大,宽能容众,多姿绰态,调戏不穷。”〔11〕然则“滂德”即“广德”,也就是广大之德。
二、所谓从“心”从“年”的字
nbsp;《孔子诗论》8号简在评论《小宛》的文句中,有个被整理者隶定作从“心”从“年”的字,李零先生“疑以音近读为‘佞’”,说“佞”是巧于言辞的意思,简文“其言不恶,少有佞焉”“是說批評比較委婉”。〔12〕李学勤、廖名春先生读作“仁”,把简文释写作“《小宛》其言不恶,小有仁焉。”〔13〕俞志慧先生把所谓的“年”旁看作“秂”,释作“秀”。〔14〕而何琳仪先生认为所谓的“年”旁是“委”的异文,将此字读作“危”,并引郭店《缁衣》31号简从“阜”从“禾”从“心”的所谓“危”字作证,说“以此类推,《诗论》‘言’与‘危’的对应关系则不言而喻”,“《诗论》之意似谓‘《小宛》并非恶言,但稍有危言耸听之嫌’”。〔15〕
上面四种说法中,俞说没有多少文字学上的依据,〔16〕可以姑且不论;其馀读“佞”和“仁”似乎有一定道理;而读“危”说虽然引郭店简为证,但是已有文章证明,郭店简所谓的“危”字其实应该读作“祸”或“过”,与“危”无关,〔17〕因此读“危”说并不可信。尽管这样,其认为所从偏旁不同于一般的“年”而尝试用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对我们仍有启发意义。我们认为,“心”旁上面所谓的“年”与一般写作从“禾”从“千”的“年”字有区别,虽然它与郭店《缁衣》12号简和《唐虞之道》18号简的“年”字相同,〔18〕都是在“禾”下部的竖笔上有个圆点,但这种写法例子很少,很难坐实一定就是“年”。实际上古文字里也有在“禾”旁竖笔下部加圆点而用作“禾”的例子。〔19〕特别应该注意的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三种方法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比较.doc
- 三种治法体外抗流感病毒的实验研究.doc
- 三种治法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肺指数的影响.doc
- 三种结核分枝杆菌抗原的抗体联合检测在临床中的应用.doc
- 三种腺苷受体拮抗剂对小鼠空间记忆的影响比较.doc
- 三种视力表视力测量差异研究.doc
- 三种超声方法联合检查对胎儿呼吸样运动的评价.doc
- 三种路基填料的工程性质浅析.doc
- 三种鉴定葡萄球菌凝固酶方法的评价.doc
- 三种镇痛方法在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doc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6讲 遗传的分子基础(检测) (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3讲 酶和ATP(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9讲 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8讲 生物的变异、育种与进化(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5讲 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检测)(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2讲 生物与环境(讲练)(原卷版).docx
- 新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讲练测第11讲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原卷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