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上海大型污水处理厂试验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上海大型污水处理厂试验研究

上海大型污水处理厂试验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所进行的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和高效沉淀池的处理能力的试验研究,通过近一年的稳定运行表明,相对初沉池,一级强化处理工艺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中进行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对CODcr、SS、P等污染因子的平均去除率可达67%、85%、83%;高效沉淀池表面负荷为常规初次沉淀池的10倍左右,其处理效果与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种类、投加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一级强化处理 污水处理 高效沉淀池 nbsp;   1、概述    由于经济的发展,很多城市水环境的有机污染不仅没有得到控制,还有恶化趋势。解决城市污水处理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对污水进行二级脱氮除磷处理,但二级生物处理的污水处理厂由于能耗大,运行费用高,建成后,由于运行费用等因素没能正常运行,使实际处理能力低于设计能力,加剧了水体的污染程度。    污水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的研究,首先控制磷的排放,同时达到大幅度削减有机污染物总量的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结合上海白龙港城市污水处理厂确定的出水水质目标,对一级强化工艺开展综合研究,对高效沉淀池应用于城市污水一级强化处理进行较为系统的试验研究,取得一级强化工艺的处理效果和运行参数。   2、一级强化处理工艺的研究   2.1一级强化处理工艺   一级强化处理工艺有多种形式,根据国内外发展情况,采用较多的有化学法一级强化处理、生物絮凝吸附一级强化处理和厌氧处理等;   化学加强一级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在污水中投加混凝剂,通过絮凝沉淀的方法去除污水中悬浮物质及胶体物质,从而达到对污水中有机物及磷的去除目的;   生物絮凝一级强化处理则主要利用微生物的絮凝吸附作用快速去除污染物质,同时伴有少量的生物氧化,其去除机理既有污染物质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和生物吸附、吸收作用,又有吸附架桥、沉淀物网捕等絮凝作用;   厌氧法处理不需要动力,且负荷高,产泥率低,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均较低,对于城市污水,控制厌氧反应至水解阶段,代替了传统的初沉池,污水中的有机物不但在数量上发生很大变化,而且在理化性质上发生更大的变化,使污水适宜后续的好氧生物处理。   课题分别对三种一级强化处理工艺进行试验,结合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进出水水质特点,推荐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高效沉淀技术。   2.2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工艺   污水首先与混凝剂快速混合,使混凝剂迅速均匀分散到污水中,利于混凝剂水解,充分发挥混凝剂高电荷对水中胶体电中和脱稳作用;然后进行慢速搅拌作用,通过脱稳颗粒的有效碰撞,同时在水中投加高分子助凝剂,发挥助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使细小颗粒逐渐结成较大絮体,水中的悬浮物质及胶体得到有效去除;同时通过混凝剂与污水中磷酸盐的化学作用,达到对磷的去除。常规化学一级强化处理流程如图1:   3 高效沉淀池试验研究   3.1、高效沉淀池的特点   高效沉淀池是根据化学强化一级处理的原理,采用机械搅拌快速混合、机械絮凝与水力絮凝相结合。絮凝池在前段设置提升搅拌机,部分沉淀的污泥回流至前段,助凝剂也投加在前段,脱稳的原水与絮凝池的絮体形成有效碰撞,结成粗大颗粒,进入后续的反应段,通过水力作用进一步形成粗大、密实的矾花;沉淀池部分根据浅层沉淀的原理,采用斜管沉淀池的形式,使沉淀池的表面水力负荷明显提高;沉淀池底部采用机械刮泥,使沉淀污泥进一步浓缩,提高污泥的含泥率,减少污泥量和污泥处理设施的规模。   高效沉淀池流程框图如图2。   相对于普通初次沉淀池,具有以下特点:   在装置中回流一部分沉淀污泥至絮凝段,利用回流污泥与进水混合,使进水中的脱稳微粒与活性泥渣充分接触,提高絮凝沉淀效果。   回流污泥中的混凝剂、助凝剂在絮凝池中得到充分利用,节约混凝剂及助凝剂的投加量。   沉淀池采用斜管沉淀,达到泥水快速分离的目的,水力停留时间和占地面积明显减少,节药工程费用,其比较如表1所示。 高效沉淀池与普通初次沉淀池比较表    表1 池型 普通初次沉淀池(规范值) 高效沉淀试验装置 表面水力负荷 (m3/m2.h) 根据原水水质条件、水温确定,一般为1.5~3.0 25 停留时间(h) 1.0~2.0 0.33   高效 1沉淀池在沉淀池下部具有较大的浓缩空间,同时在浓缩池内设有浓缩机,利用慢速搅拌的方法,使污泥能够沉淀池下部进行有效浓缩,从而提高污泥的浓度。   3.2、试验装置   试验装置设计流量为25m3/h。整个试验装置有快速混合单元、絮凝沉淀单元、加药及控制单元组成,其中絮凝沉淀单元是整个处理装置的核心;   快速混合单元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