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考知识点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资料.doc

最新高考知识点选修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资料.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1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知识整合】 【梭伦改革】 1.必要性 (1)有利条件:雅典的贵族政治为国家权力的进一步下移提供了可能。 (2)直接原因: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十分尖锐,贵族政治面临严重危机。 (3)阶级基础: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力,实行改革。 (4)改革前提: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2主要措施 (1)经济领域①颁布“解负令”,废除平民所欠的公私债务。 ②废除债务奴隶制。 ③鼓励发展工商业,提倡节俭,扩大平民的就业机会。 (2)政治领域①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将公民按财产多寡划分为四个等级。, ②进行国家政权机构民主化改革,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又创设四 百人议事会和公民法庭。 影响 (1)积极影响①经济: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 ②政治: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为政 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③后世: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选举制、任期制、分权制等) (2)局限性:①中庸原则决定其改革的不彻底性,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平民与贵族的矛盾。 ②他以财产资格确定政治权力多少的规定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政权 并未完全转移到雅典人民手中。 1.大变革时代 (1)经济:①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发展。 ②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 政治:①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废除旧贵族的特权,进行社会变革。 ②齐魏楚等国进行变法,其中魏国李悝的变法比较有名。 ③兼并战争频繁,原有的宗法统治秩序已经瓦解,各国都面临着政治、经济制度的 重建。 (3)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其中儒家的代 表荀子认为要制天命而用之;墨家主张兼爱、非攻、尚贤; 法家主张以法为本,认为除国君外,都要受法律约束。 2.主要措施 (1)政治:①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设立20个等级的军功爵制度。 ②建立什伍组织,实行什伍连坐制度。 ③设立县制,地方长官由国君任免。 ④规定轻罪重刑,强化法律意识。 (2)经济:①废井田,开阡陌,法律上承认土地私有和买卖。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③颁布标准器,统一度量衡。 (3)文化:焚烧诗书,加强思想文化控制。 成功原因: (1)改革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根本原因) (2)改革符合了秦国的实际情况。 (3)法律一经制定就坚决实施。 (4)秦孝公的鼎力支持。(重要因素) 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富国强兵,奠定统一基础 ①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影响最深远的改革运动。变法打击了旧贵族的腐朽势力, 推动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的转型,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 性,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军事方面的改革大大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使之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诸侯国,为 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消极影响 ①为保证变法的实施,商鞅迷信法律,推行严酷的法令,既扼制了旧贵族的不满,也压制 了人民的反抗,然而因树敌太多,最终不仅导致其个人悲惨的结局,也对后来秦国乃至 整个秦朝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商鞅变法的经济措施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埋下了土地兼并的祸根,对封建经济的发 展产生了消极影响。1.历史背景 (1)社会矛盾:①阶级矛盾:由于宗主督护制的实行和吏治混乱导致国家、豪强地主、农民之 间的矛盾重重。 ②民族矛盾:北魏统治者实行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政策,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③统治危机:北魏社会动荡不安,人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面临严重危机。 有利条件:①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社会环境较为安定,社会生产发展。 ②民族融合趋势加强。 ③积极推动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冯太后执掌朝廷实权。 ④孝文帝对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认识深刻。 2.主要内容 重点 措施 内容 建 新 制 推行均田制 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无主荒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由农民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来源:学*科*网Z*X*X*K] 设立三长制 改宗主督护制为三长制,邻长、里长、党长直属于州郡,负责清理户口和田亩,征发徭役和兵役 整顿吏治 制定了俸禄制度,官吏的俸禄由国家征收和发放 汉 化 迁都洛阳 孝文帝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加强控制黄河流域,为实现南北统一提供条件 实行汉制 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家 3.成功原因 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根本原因) 内容全面,措施得力。 冯太后的支持和孝文帝本人的以身作则及其坚定信心。 符合民族融合的趋势和各族人民的愿望。 4.改革的影响 (1)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