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研究现状
中医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研究现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李春香 丁里玉 郝蕾 丁芳
【关键词】nbsp; 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法;综述文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心绞痛属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是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且近年来对其病因病机的认识以及单味药、复方、辨证论治都有了长足发展,现综述如下。
1nbsp; 古代医家的认识
nbsp;nbsp;nbsp;
胸痹、心痛之名首见于《黄帝内经》,嗣后历代医家据其证候特点,又加以详细的论述和阐发。如《素问·脏气法时论》“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痛如以锥针刺其心”等有关心痛的主要症状描述,与现今临床表现颇相吻合。医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将胸痹、心痛合而言之,认为胸痹心痛之轻者,仅见“胸中气塞,短气”,重者则见“胸背痛”,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并指出“胸痹缓急”,即心痛有时缓和有时剧急的发病特点,其症状描述比《内经》更为具体明确。历代医家对心痛病因病机的认识也有所不同。《灵枢·本脏》认为痰饮阻痹胸中是胸痹的主要病机,如“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素问·刺热篇》认为主要与四时寒热、气血逆乱瘀阻有关;而张仲景认为上焦胸阳不足,浊阴上乘,痹阻胸中,本虚标实是发病的关键,概括为“阳微阴弦”。明·虞搏《医学正传》指出与“污血冲心”(即瘀血)有关。在治疗方面,《内经》已确立了多种治则,如“血实宜决之”。张仲景在此基础上,根据胸痹不同证候,又制定了瓜蒌薤白白酒汤等9首方剂,以取宣痹通阳、豁痰开结、通阳化饮、理气行痹、补虚行痹、温阳逐寒之效,充分体现了胸痹心痛辨证论治的特点。清·王清任在“胸中血府血瘀”认识的基础上,创制了一系列活血化瘀名方,如血府逐瘀汤,使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方法逐渐完善起来。
2nbsp; 现代医家认识
nbsp;nbsp;nbsp;
多数医家结合冠心病心绞痛的病因病机,认为其发病与素体虚弱、年老体衰、情志失常有关,终致气血阴阳失调,产生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等病理变化,使脏腑功能紊乱而发病。根据中医理论,冠心病心绞痛在病因病机方面有虚、实之分。
2.1nbsp; 实证着重研究痰瘀互结、损伤心络[1]nbsp;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生活、工作、心理等压力日益增多,七情过激与胸痹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赵志付[2]提出了“胸痹从肝论治”,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病机为肝心失调,肝失调达,心血为之瘀阻,心脉不畅而成胸痹。廖子君等[3]认为气机失调为冠心病心绞痛之初始因素,肝、胆、三焦气机运转失常,疏泄失调,水火气机不得升降自如,则气郁而血行不畅,气滞而津液停留,遂生瘀血、痰浊之物阻于心脉,痹而不通而致。李祥国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是肝阳不足或肝升发阳气无力或肝气郁滞或肝阴亏损导致心脉挛急所致[4]。罗耀文[5]认为冠心病心绞痛发病与郁怒伤肝,肝失疏泄,气机阻滞,致使心脉痹阻有关。
2.2nbsp; 虚证侧重与五脏的关系nbsp; 陈可望[6]从肾阴不足、肾阳不足、肾精亏虚三方面探讨了肾虚而致冠心病心绞痛的机制。刘佳[7]从心脾两虚、气血不足方面探讨冠心病心绞痛发病机制。
nbsp;nbsp;nbsp;
目前对冠心病心绞痛病因病机的认识,大多与六淫、七情等因素有关,导致气血阴阳失调,从而发生气滞血瘀、胸阳不振、痰浊内生等病理变化,终致脏腑功能紊乱、心脉痹阻而发病。其病位主要在心,与肝、肾、脾、胃、肺等脏腑密不可分[8,9]。
3nbsp; 中医药治疗
3.1nbsp; 辨病治疗nbsp; 遵循中医理论,根据证型虚实,采用祛邪、扶正治则。
3.1.1nbsp; 以祛邪为主nbsp; 胸痹之证,以邪实为主者,多为痰、瘀痹阻心脉,而致心阳不振、心脉不通,故多从痰、瘀入手治疗。唐可清等[10]从痰论治,用复降汤(旋覆花、半夏、茯苓、降香、枳壳、郁金、生地黄、麦门冬、五味子、丹参、瓜蒌、薤白、远志、甘草等)治疗冠心病心绞痛46例,并与心可舒片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袁肇凯等[11]、田军彪等[12]从瘀论治,应用川芎、红花、三七、乳香、丹参等活血药物治疗,以消心痛或硝苯吡啶作为对照,结果治疗组在缓解心绞痛、改善心电图和心悸、胸闷主要症状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且在血液流变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分类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0 遵守社会规则(全国通用)(第01期)(原卷版).docx VIP
- 智慧消防综合管理云平台使用说明书.pdf
- 无人机驾驶员培训计划及大纲.docx
- 2024南昌市进贤县辅警考试真题及答案.docx VIP
- 钢筋混凝土化粪池22S702.pdf VIP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全文).doc VIP
- 肿瘤免疫治疗进展报告PPT.pptx VIP
- 中考数学压轴题集训手册.pdf VIP
- 工程造价专业职业生涯规划书发展报告应届专科毕业生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模板范文1500字.pdf VIP
- CECS405-2015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机构检测技术管理规范.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