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史书是怎样记述纪晓岚的.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史书是怎样记述纪晓岚的

史书是怎样记述纪晓岚的 一少年神童 纪晓岚本名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生于雍正二年(1724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直隶献县(今河北献县)人。献县,座落于河北省中南部的淦阳、滹沱河畔,是一块积淀了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土壤。它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物产丰饶,交通便利。早在汉代,就是河间国都邑所在地,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而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汉景帝之子刘德即封邑于此,并被谥为献王。献县之名,即由此而来。或许是累积深厚历史遗存的缘故,在纪晓岚远祖于明代初年从江南迁徙至此之后,本为江南大姓的纪氏家族在直隶献县也很快繁衍发达起来,至清代康雍年间,已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望族。 出生于世家大族的纪晓岚,在这块古老土地的滋养和深厚家学渊源的熏陶下,从小就表现出超常的天赋和过人的才华。他幼年入学,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三字经》、《千字文》等启蒙读物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烂熟于心,而且于史籍方志、百家杂说、天文历算、文集诗赋,甚而医经方书、笔记小说等,无不浏览殆遍,触类旁通。当时,小小年纪的纪晓岚,经常到县城东头的书铺,翻阅自己所喜爱的书籍,看完一卷,再换一卷,而很少买书。书铺的主人颇觉不解,便询其究竟。当得知这个小男孩于书读过一遍即能诵其大概时,更是惊奇万分,当场拿书出来测试。结果,纪晓岚不仅能复述其主要内容,而且于一些精警字句段落,还能一字不差的背诵下来。书铺主人大为叹服,神童之称,也逐渐传开。 博闻强记而外,纪晓岚还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常常出人意外,妙语天成。据说,纪晓岚10岁时去应童子试,主考官有意要考其才思,便出联嘱对:十岁顽童,岂有登科大志?纪晓岚听出有讥讽之意,立即毫不示弱地回敬道: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一时愕然,正巧抬头看到门上所绘门神的图像,即出一联:门上将军,两脚未曾著地。纪晓岚不假思索,随口应对: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再次愕然之间,忽然看见考场对面有座七层宝塔,灵机一动,再出一联:宝塔六七层,四面东西南北。纪晓岚眼珠一转,朗声答道:宪书十二月,一年春夏秋冬。几个回合下来,主考官也不得不佩服纪晓岚的才华。自此而后,神童之说,更是不胫而走,誉甲一方。 二风流才子 乾隆九年(1744年),21岁的纪晓岚,已是饱读诗书,满腹经纶,正携科试夺魁之誉,踌躇满志地参加乡试。不料,却因一时疏忽,违背考试规制名落孙山。他发愤苦读,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再应顺天乡试。鉴于前次落第的教训,纪晓岚此次格外用心。恰好试题中有一道拟乾隆十一年上特召宗室廷臣,分日赐宴瀛台,赋诗联句,赏花钓鱼,锡赉有差,众臣谢表。纪晓岚尽情发挥自己工诗善赋的特长,文思泉涌,才气勃发,以铺张的笔法,驰骋的想象,瑰丽的辞藻,工整的对仗,把这场千秋旷典铺叙得有声有色,富丽堂皇。当时,典试大臣阿克敦、刘统勋先见同场应试的青年才俊朱之文,十分欣赏,拟定为首卷。后阅纪晓岚卷,比朱更胜一畴,不觉交口称赞,立即改定纪晓岚为第一。榜发之后,不仅民间号称得人极盛,而且乾隆帝也因此初识纪晓岚之名。其后,纪晓岚与朱皆早受特达之知,职此故也。当然,这是后话。 乡试高中之后,纪晓岚春风得意,于次年入京会试。不料,却又一次败下阵来。此时的纪晓岚虽然仍不脱少年意气,但毕竟多了几年人生阅历,他坦然面对,在来京应试的文人学者中结识了一批朋友和知音。他们之中,既有硕学鸿儒,长于著述者,也有高才俊彦,娴于词章者,还有经济宏通,擅于政事者。一批青年才俊流连京师,结为文社,每半月一会,品酒斗茶,留连唱和,常常于酒酣耳热之际,议论飙发,四座耸动,或争诗文高下,或夸名士风流。彼此交游款洽,来往无夙期,宴会无虚日。纪晓岚置身其中,尤以其学识渊博,才思敏捷,而成为文社的重要人物。一时之间,真是意气风发,顾盼自豪,有风流才子之目。乾隆十九年(1754年),纪晓岚再应会试,终于如愿以偿。其后殿试名列二甲第四名,从此步入翰林院,开始了他的仕宦生涯。 三文学重臣 唐代始置翰林院,并设翰林侍诏为帝王文学侍从之后,历代相沿,翰林一名,遂成为儒臣定职。明清时期,翰林院更成为储才重地,被文人学者视为至高之荣耀。而乾隆年间,正值清代的全盛期,翰林院堪称贤俊蔚兴,人文郁茂,鸿才硕学,肩比踵接。纪晓岚位列其中,如鱼得水,大展才华,很快成为乾隆帝荣宠的文臣。 作为盛世之君,乾隆帝雄才大略,文治武功,皆超迈前代。既具有深厚的汉文化修养,又雅好舞文弄墨,吟诗联句。纪晓岚随侍左右,或应制作文,或纂修书籍,或参与典礼,或扈从出巡。每每君臣之间,多有唱和应答。而他所表现出来的捷才和文思,多为常人所不及,不仅赢得广泛的赞誉,而且颇得乾隆帝嘉奖,恩宠日隆。 然而,纪晓岚在朝廷,绝不仅仅是文学侍从而已。他仕宦五十余年,先后任编修、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授侍读学士,擢詹事,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ashewa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