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民俗到当代古典论孙颖先生的历史舞蹈创作.docVIP

从古代民俗到当代古典论孙颖先生的历史舞蹈创作.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古代民俗到当代古典论孙颖先生的历史舞蹈创作

从古代民俗到当代古典论孙颖先生的历史舞蹈创作 《踏歌》--不是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踏歌,而是中国古典舞学者孙颖先生创作于20世纪90年代的舞台作品,一举夺得了全国首届荷花奖舞蹈比赛的中国古典舞金奖。这之后,《踏歌》不胫而行,迅速流传开来。在我的印象中,90年代广为流传的女子抒情舞蹈,在初期是张继钢的《女儿河》,在后期则是孙颖先生的《踏歌》。古典的创新和流行,作为舞界跨越世纪门槛之际的文化景观,是特别值得我们关注的。 一、《踏歌》:民俗舞典雅化的时代课题 对于思想解放运动20年来的舞蹈文化景观,站在以本土文化与世界文化对话的立场上,可将其视为两个阶段:前10年作为第一个阶段,主要是重新发掘古典,在仿古中弘扬民族的舞蹈文化传统;后10年作为第二个阶段,主要是全面张贴民俗,在逐俗中追溯民族的舞蹈文化渊源。就舞蹈构成形态而言,前者主要是舞剧形态,启程于《丝路花雨》而高蹈于《铜雀伎》;后者主要是舞蹈诗形态,发轫于《黄河儿女情》而冲剌于《长白情》。然而,《踏歌》有自己独特的立场。 作为《踏歌》的舞者之一,北京舞蹈学院民族舞剧系的本科生苏娅同学谈到:学习了孙颖老师编创的《踏歌》之后,对古典舞有了另一番感受。首先,《踏歌》的动作幅度较大且重心移动较为灵活,孙颖老师认为此舞最美之处应是动作转换过程中刹那间的重心失控之时。其次,《踏歌》从顺中寻找韵味,动作虽然顺手顺脚,却依然遵循着平圆、立圆、8字圆的运动轨迹,依然运用着提、沉、冲、靠的动作元素。再次,《踏歌》对脚下步法处理新颖,弥补了既往古典舞舞姿丰富而舞步贫乏的不足;使我们体会到呼吸深浅的控制、幅度大小的把握以及重心的闪动、变化都具有极其丰富的表现力。那么,在这种古典舞形态的创新背后,孙颖先生是怎样想的呢?他在谈到包括《踏歌》在内的组舞《炎黄祭》这台晚会时说到?quot;中国艺术十分讲究气韵、精神,抓不住神,仅是猎取到几个形,也仍有可能是风马牛……为什么偏远山森里的苗族妇女走起路来摇摇晃晃?为什么从原始社会一下子跳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边陲兄弟民族的舞蹈,都是跳的节奏而动作上看不到旋律性?为什么还每每顺拐?还残留着动物形态?总之,难以捕捉的是气韵、精神。能够理解一个时代多种文物上所反映出来的气韵、精神,通过补形、造形也就能接近那个时代。 在我看来,《踏歌》对90年代舞蹈文化建设最重要的意义是在较高层面上完成了民俗舞典雅化的时代课题。自《丝路花雨》而降?quot;仿古舞风,有许多是为古而古,使当代舞台古锈斑斑;自《黄河女儿情》而降的逐俗舞潮,也有许多是为俗而俗,使当代舞台俗雾重重。我一直担心的是,在一个数字化生存、网络化交流的时代,我们民族的舞蹈文化建设以怎样的立场与世界对话(在文化建设上我宁可用对话而不原用接轨)。民俗舞典雅化的舞蹈文化建设,用王蒙在《革命·世俗与精英诉求》(载《读书》1999年第4期)一文中的话来说,是指社会的精英文化阶层通过对世间通行的风俗习惯的改造而使之符合于这一阶层的精神诉求。由于这一阶层本身有着较高的精神取向,这种改造特别有助于加强整个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说实话,在仿古舞风的古锈和逐俗舞潮的俗雾中,我很早就期盼着有较高层次的民俗舞典雅化的作品出现;现在更可以引伸开来说,我们应该在舞蹈文化建设中,通过提升世俗的品味而实现精英的诉求。记得在《踏歌》评为荷花金奖之时,舞界同仁大多认为这体现了评委的高品位;现在还应补上一句的是,这高品位源自孙颖先生的精神诉求。 二、《炎黄祭》:孙颖式古典舞的精神诉求 《踏歌》是组舞《炎黄祭》中的一支舞目,与《半坡祖妣》、《鼎魂》、《楚腰》、《戌卒乐》、《飞虹对鼓》、《霓裳羽衣》、《剑恋》、《壮士行》和《京师掠影》等共同组成了一台晚会。从晚会的构成来反观孙颖先生的构思,可以看到这样几个用意:其一,孙颖先生试图发掘每个时代的舞蹈形象,他对中华传统舞蹈文化的检省是全面而系统的。其二,孙颖先生试图在每一个舞蹈形象中倾注自己所关注的民族精神,因而又使他对中华伎舞蹈文化的检省是充实而深刻的。其三,孙颖先生还试图通过历史舞蹈形象和历史文化精神的排序,来申说孙颖式古典舞的精神诉求。 关于中国古典舞的文化建设,孙颖先生发表过两篇重要的论文,即《试论中国古典舞蹈》和《再论中国古典舞蹈》。在这两篇论文中,孙颖先生通过对古代舞蹈形式的回顾与反思,认为恢复历史舞蹈、比较全面地探索古典舞蹈的历史面目是形成古典舞蹈民族体系的前提,是基础工程。孙颖先生还主张创建汉、唐古代舞蹈学派,汇聚包容全部历史(包括兄弟民族在内的艺术成就),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中找出路,必须形成世界上惟我独有的形式和风格,这才算获得了中国古典舞蹈的艺术生命。针对这一主张,孙颖先生特别论述了中国古典舞蹈的建设之所以要取汉、唐两代为基础

文档评论(0)

ailuojue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