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剖析.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告别依赖,走向自立剖析

依赖别人的危害 1、使人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和精神 2、使人缺乏生活的责任感,造成人格缺陷。 3 、只想过不劳而获的生活,贪图享受,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甚至危害社会和他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自立与自主 阅读41页图文材料,思考以下问题: 这个学生以前改不了睡懒觉的坏习惯,有哪些原因?为什么她后来改正了?她能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是什么? 我的观点:主要原因是她依赖父母,每天都要父母叫她起床,她没有意识到起床上学是自己的事,而不是父母的事。后来父母不再叫她起床,失去了依赖的对象,她不得不靠自己,主动调闹钟起床。她改掉坏习惯的关键是意识到上学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对自己负责。(自主) 如果她没有意识到上学是自己的事,她能自立吗? 心理上不能再有依赖,树立自立意识。 学会自主,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 立足自己当前生活、学习中的问题,从小事做起。(最基本) 大胆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在社会生活中反复锻炼,不断实践,逐步提高自立能力。 * 2004年8月31日,《北京青年报》报道了这样一个“东方神童”的真实 故事: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了1000 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在小学只上了二年级和六年 级, 1991年10月,8岁的魏永康就考取了重点中学。13岁时,魏永康又以高分考进湖南湘潭大学物理系。在湘潭大学的四年时间里,学校的同学和老师看到了魏永康的超常智力,同时也感到了他的与众不同。魏永康的学习让人们放心,但他的性格却让老师担心。 身边的故事 在魏永康的生活中,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交往,没有自立。基本的礼仪和与人交往的规则他一点也不懂。为了安排他的大学生活,永康的妈妈陪读了四年。2000年,17岁的魏永康考入了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这一次,妈妈不能跟在身边,永康无法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2003年,魏永康不得不从中科院肆业回到了老家。 魏永康为什么不得不放弃学业回到老家? 问题: 初一学生小青郑重向父母宣布:“从今往后,我要真正告别依赖走向自立了,不再需要你们的任何帮助了,学习上生活上我都自己管理自己,你们不要再管我了。” 小青这种想法对不对?为什么? (1)当遇到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时,寻求他人帮助,有利于更快地解决问题。 (2)长辈的知识、经验毕竟较多,生活阅历也比较丰富,看问题全面一些。 一直无业,二老啃光, 三餐饱食,四肢无力, 五官端正,六亲不亲, 七分任性,八方逍遥, 九(久)坐不动, 十分无用。 啃老族的开始: 依赖别人,娇生惯养 啃老族的明天: 找不到工作,无所事事 啃老族的未来: 变卖家产、沦为乞丐、 走进监狱 … 自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干。(在自己能力范围内) 自主,就是自己做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自立与自主 自主是自立的前提(意识) 自立是自主的表现(行动) 多实践,多锻炼 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 假设42页材料中的书生第二次准备上京考试,你会给他一些什么建议? 1、他为什么最后后悔不迭呢? 2、为什么村民对他指指点点呢? 3、农夫为什么会问:怎么挑了这么多书? 4、他为什么最后沿途乞讨?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e8887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