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中药制剂
第十一章 中药制剂
教学目的
1.掌握溶剂浸出扩散理论及影响因素;常用浸出方法及其浸出制剂 2.熟悉浸出技术及中药制剂的特点及其概念;基本浸出设备 3. 了解中药剂型的改革与发展
重点:浸出过程及浸渍、渗漉、蒸馏、大孔树脂分离等方法; 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浸出制剂 难点:浸出理论及影响因素,超临界流体浸出原理及影响因素
浸出药剂
概述
浸出药剂是指利用适当的浸出溶剂和浸出方法,从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所制成的药剂。
一、特点
(一)药材中的成分
1、有效成分
是指化学结构明确、起主要药效的物质,如生物碱、甙类、挥发油等。
2、辅助成分
是指本身无特殊疗效,但能增强或缓和有效成分作用的物质,如皂甙、蛋白质等。
3、无效成分
是指本身无效甚至无害的物质,如脂肪、糖类、淀粉、酶、树脂、粘液质等。
(二)特点
1、具有单一成分所没有的疗效。如阿片酊具有镇痛、止泻功能,但纯吗啡只有镇痛作用。
2、作用缓和持久,毒性较小。
3、与原药材相比,减小了用药剂量,提高了有效成分的浓度和稳定性。
4、对于有效成分不明确的药材,浸出药剂是最好的剂型。
二、浸出溶剂
常用的是水、乙醇或水醇的混合溶剂。含醇量90%以上时,用于浸出挥发油、有机酸、内酯、树脂等;含醇量在50-70%时,用于浸出生物碱、甙类等;含醇量在50%以下时,用于浸出蒽醌类等。
乙醚、石油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只能用于脱脂或精制,最后的成品中不得留存。
为增加浸出效果,或增加浸出成分的溶解度,或增加浸出制剂的稳定性,或减少杂质,可加入浸出辅助剂。常用的有酸、碱、表面活性剂、甘油。
浸出原理与浸出方法
一、浸出原理
(一)浸出过程
1、浸润
浸出溶剂与药材粉粒接触,浸出溶剂先附着在粉粒表面使之润湿,然后通过毛细管和细胞间隙进入细胞组织中。一般非极性溶剂不易从含多量水分的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必须先将药材干燥;而极性溶剂则不易从富有油脂的药材中浸出有效成分,必须先脱脂,再用水、醇浸出。
2、溶解
溶剂进入细胞后溶解其可溶性成分,溶解速度决定于药材和溶剂的性质,疏松的药材溶解得较快;用乙醇比用水溶解得快。
用水溶剂,其浸出液中多含胶体物质而呈胶体溶液;乙醇浸出液中含较少的胶质;非极性浸出液中则不含胶质。
3、扩散
细胞内的溶剂溶解了大量的可溶性成分后,造成了细胞内外的浓度差。细胞内具较高渗透压,从而进行扩散。此过程中浓度差是浸出的关键,扩散速度与药材的表面积(粒度)、浓度梯度、浸出温度成正比,而与浸出物的分子半径、浸出液的粘度成反比。
置换
浸出的关键在于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搅拌或不断地以新鲜溶剂取代浸出液,及利用浸出液的相对密度造成内部对流等都是置换作用,即将粉粒周围的浓溶液变稀,增大浓度梯度以利浸出过程。
(二)影响浸出过程的主要因素
1、药材的表面积
适宜的粒度有利于浸出,太细,则吸附作用大,使扩散速度慢;用渗漉法浸出时,过细溶剂阻力增大;过细会使大量的细胞破坏,细胞内大量不溶性物,如树脂、粘液等高分子物质混入浸出液中,使分离困难。
粉碎的程度应视药材性质、所用溶剂及浸出方法而定。如用水为溶剂,药材遇水膨胀,常用粗粉或薄片;用乙醇为溶剂,膨胀性小,可用粗粉;花、草、叶等疏松药材,用粗粉或不用粉碎;质地坚硬的根、茎等,宜用细粉。
2、温度
温度升高,粘度降低,用利于扩散;可溶性成分溶解度增大,溶解速度快;细胞内蛋白质凝固、酶破坏,有利于浸出。但过高,使不耐热成分分解,杂质浸出量增多。
一般认为在浸出溶剂的沸点或稍低于沸点的温度下进行浸出效果比较好。
3、浓度梯度
是指细胞内的浓溶液与其周围溶液的浓度差,其大小决定于选择的浸出工艺和设备。用浸渍法时,搅拌强制浸出液循环或分次加入溶剂等均有利于提高浓度梯度。
4、时间
一定范围内,时间越长,浸出量越多;但扩散达到平衡后,时间就不起作用了,而且无效成分也相应增加。一般有效成分为小分子时,时间适当短些;有铲成分为高分子时,时间适当长些。
5、压力
加压可加速浸出,尤其是坚实难浸出药材,对易渗透的固体、粉末类药物作用不明显。
二、浸出方法
(一)煎煮法
浸出溶剂最常用水,有时也用酒(应采用回流法)。
药材:粗粉;煎器:陶瓷或不锈钢;浸泡时间:15-30分钟;火候:沸前用武火,沸后用文火;浸出时间:第一次为1-2小时,第二次为0.5-1小时;浸出次数:2-3次。
适用范围: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热较稳定的药材。
特点:方法简单;对一些有效成分不清楚的中药材或方剂进行剂型改革时,常用本法;浸出液杂质多,纯化麻烦;不适宜含挥发性或对热不稳定的成分。
(二)浸渍法
注意:定量溶剂,分次加入;密盖;常温浸渍7-15天;热浸渍(40-50℃)浸渍5-7天。
特点:方法简便;浸出率低,不适用于贵重的或有效成分含量低的药材的浸出。
浸出范围:粘性无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AB-罗克韦尔PowerFlex755变频器操作说明.pdf
- 2024-2025学年初中信息技术(信息科技)青岛版(2024)第一册教学设计合集.docx
- ANSI-ESD S20.20-2021电气和电子零件装置和设备的静电保护.pdf VIP
- 养鸡创业计划书3篇农村养鸡创业计划书范文.pdf VIP
- QGDW11190-2014农网高过载能力配电变压器技术导则.pdf VIP
- 全国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pptx VIP
- 财务报表词汇-中英对照.docx VIP
- 2025至2030中国冬虫夏草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趋势前景与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docx VIP
- 治具设计完整版.pptx VIP
-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2025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模拟试题九套含答案.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