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咏雪——瀚海雪景图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3.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在古代,因为交通不方便,常常一别经年,因此,送别就成了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题材,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送别诗吗? 4.试比较《送孟浩然之广陵》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不同点 送孟浩然之广陵唐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比较角度提示 送别人物: 送别地点: 目的地: 送别环境: 送别心情: 诗歌风格: 送别人物:《白》诗岑参送武判官;《黄》诗李白送孟浩然; 送别地点:《白》诗新疆轮台;《黄》诗黄鹤楼; 目的地:《白》诗京城长安;《黄》诗扬州; 送别环境:《白》诗冰天雪地;《黄》诗繁花似锦; 送别心情:《白》诗百感交集战友别;《黄》诗诗意风流别; 诗歌风格:《白》诗豪放雄奇;《黄》诗潇洒飘逸; 白 雪 歌 送 武 判 官 归 京 漫天大雪图(前10句) 大雪纷飞遍地银妆 雪天奇寒难以忍受 沙漠冰封愁云惨淡 雪中送别图(后8句) 设宴饯别寄寓感慨 依依惜别无限惆怅 描写边地奇异风光,抒发无限惆怅之情 六、结构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朝雨浥轻尘。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七、拓展阅读 新疆焉耆农二师八一中学: 田建英 龚自珍(1792—1841),号字庵,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杰出的思想家和诗人。官至礼部主事,辞官南归主讲于书院。诗气势纵横,有《龚自珍全集》。他且开一代新诗风的大诗人,作品内容丰富,具有鲜明突出的社会现实内涵。在艺术表现上,纵横恣肆,狂放不羁,体现出崭新的独创精神,代表了清诗的成熟个性面貌,被誉为古代的最后一位和近代的最初一位杰出诗人,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 这首诗是作者最著名的代表作之一。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抒发离京南返的愁绪,二是表示自己虽已辞官,但仍决心为国效力,流露了作者深沉丰富的思想感情。 《已亥杂诗》这是龚自珍在已亥年48岁写的大型七绝组诗,共315首。内容涉及范围极广。本诗是其中的第五首,写作者辞官回乡离别京城的复杂矛盾的心情,诗中作者以落红化作春泥自喻,抒发了不忘报国的崇高胸怀。“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是说满怀无限的离愁别绪,在白日西斜时与久居的北京城告别。“浩荡离愁白日斜!” “浩荡”意为广大无边在此形容离愁,说明愁绪之深。这愁不是指个人私怨,而是对国事变法强国,但不为当朝权贵所容,屡遭压抑和排挤,政治理想无法实现,48岁终辞官回 归杭州故里。可见这时作者心情是十分苦闷的。 已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译文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惨白的太阳渐渐西沉,那胸中的离愁就像一江春水浩荡汹涌;骑马驶向东方,就是要驶向那遥远的天涯海角。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正是暮春时节,落花满地,然而这落花并不是无情无义的东西,它们会变成肥沃的泥土,培育护养着自己的生身之木,使它更加欣欣向荣。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是作者自比脱离官场,“落红”“红”喻理想与信念,是历来传颂的经典名句,他们一方面是诗人言志抒怀的心声,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广泛意义上的崇高人格道德境界的出色写照。诗的开拓为表现自己离愁别绪的丰富感情,诗人用了“浩荡”一词来形容“离愁”,既强化“愁”意。又体现出诗人狂放深沉的内心思绪和个性特点,这里典型的诗人本色。紧接着的“吟鞭”句,对前人诗局的化用也恰倒好处,并形成了两句相连呼应的艺术效果,仿佛能感受到诗人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中的心情。最后则笔锋一转,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抒发胸臆,使全诗浑然一体动人肺腑。 歌:歌行体,古代自由体诗。其音节、格律自由,富于变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题解 题:茅屋被秋风吹破了; 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自称少陵布衣、少陵野老。 人称杜拾遗、杜工部, 后人称之为诗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