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级心理诊断技能(唐珊)
第二节 识别病因第一单元 生物学因素 躯体疾病 年龄(注意儿童) 性别 * * 相关知识: ㈠ 生理功能的改变与心理活动的改变的相互 关系(身心反应) ㈡ 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1.感染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2.肺性脑病 3.肝性脑病 4.心源性脑病 5.肾性脑病 * * ㈡ 常见躯体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接上) 6.内分泌系统疾病所致的心理行为异常 ⑴ 甲状腺机能亢进 ⑵ 甲状腺机能减退者 ⑶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退者 ⑷ 肾上腺皮质机能亢进者 7.代谢疾病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 8.手术后精神障碍 9.艾滋病所引起的心理行为异常: 否认期 怨恨期 妥协期 抑郁期 接受期 * * ㈢ 生物年龄对心理行为活动的影响 (1)儿童:皮层功能不完善、内抑制力差、认知水平低、不易分化、心理问题易转化为心理障碍。情绪结构简单,内容多为安全和生物需要满足。多是行为障碍:多动、缄默、厌学、出走。 (2)老年:情绪、记忆、性格改变多见。 ㈣ 性别因素对心理行为的影响 * * 四、注意事项: ㈠ 家长、教师由于没有发展心理学的知 识,给少年儿童带来心灵上的伤害。 ㈡ 注意某些躯体疾病病人可能以心理行 为障碍为第一症状来访。 第二单元 社会性因素 生活事件(正负) 人际关系 生活方式 生存环境 社会支持系统 社会文化(习惯) 认知评价方式 * * 第二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社会性因素 一、学习目标:学习寻找求助者的心理行为问 题的社会性原因。 二、工作程序 ㈠ 确定相关生活事件、人际关系及所处的生存环境 ㈡ 分析所获得的资料、确定求助者的临床表现与社 会生活事件的关系 ㈢ 确定社会文化与心理障碍发生的关系 * * 三、相关知识: ㈠ 当发现求助者的问题是由社会性原因引 起的,应当重点就经历的生活事件和社 会支持系统等情况进行查询,并分析其 与求助者问题的因果关系。 ㈡ 心理应激(生物、精神、社会环境) ㈢ 个人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 ㈣ 社会支持系统对应激的作用 ㈤ 跨文化心理学 * * 四、注意事项: ㈠ 注意某些正性的社会事件,也会成 为应激源。 ㈡ 注意生活事件的发生频度。 ㈢ 注意一个人对社会生活事件的认知 评价方式及风俗习惯等因素。 第三单元 心理因素 错误认知或错误观念(童年) 新、旧观念冲突或对人、事的持久偏见(生活事件的痕迹) 记忆中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q) 反逻辑性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胡乱联想) 老眼光 价值观的偏离 心理发育停滞 应激反应 * * 第三单元 引发心理与行为问题的心理因素 一、学习寻找与心理行为问题发生有关的认 知因素。 二、工作程序1 ㈠ 从个人心理发育史资料入手,查看其认知能力和 成长中有无错误观念产生 ㈡ 查看求助者对现实问题有无误解或错误评价 ㈢ 分析求助者内在世界中有无新、旧观念冲突或对 人、对事的持久偏见事例 * * 二、工作程序2 ㈣ 寻找求助者的记忆中有无持久的负性情绪记忆 ㈤ 分析求助者的思维倾向和习惯,有无反逻辑性 思维和不良的归因倾向 ㈥ 分析经验系统中存在的不利因素(老眼光) ㈦ 分析有无深层主观因素——价值观(人生价值 观)方面的问题 ㈧ 分析是否有心理发育停滞(钟友赋的认知—— 领悟疗法) (九)生活事件引起的应激反应 注意事项 影响认知评价的某些因素 童年的固定信念 以往生活中的挫折和痛苦经验 负性自动想法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此处的核心症状来自ICD-10的定义。 有的研究者认为精力不足、疲乏属于躯体症状。但尽管如此,精力不足仍然是抑郁症的重要症状。 有研究者将抑郁症症状分为情绪症状、认知扭曲症状以及躯体症状。 其中情绪症状中除上述症状外也包括焦虑等症状。 此处将焦虑与失眠归为一类,而将精力不足、早醒、疲乏归为另一类。 认知扭曲是指抑郁症病人总用灰色眼镜看世界。此理论主要用于认知心理治疗。 参见:刘平:情感障碍.沈渔村主编. 《精神病学》.第四版. * * * 分离(转换)障碍鉴别诊断: 应仔细考虑可能引起这些症状的躯体病因 躯体化障碍 忧郁症 * * 5、难以解释的躯体主诉 ——躯体化障碍 主诉: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校本研修教师手册(校级小课题研修手册).doc VIP
- 广东2024年11月广东省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公开招考4名政府雇员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docx VIP
- 高二英语选择性必修一Unit 2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人教版2019).pptx VIP
- (2024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全册教案.doc
- 高中数学人教A版:导数专题之极值点偏移 课件.pdf VIP
- 富士伺服电机ALPHA5-smart用户手册(全).pdf
- 局放及定位基础.ppt VIP
- 2024燃气物联网NB-IoT智能表的安全芯片检测技术规范.pdf VIP
- 贵州省遵义市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T_CBMCA 015-2020 陶瓷岩板产品规范.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