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邦江重癥肺心病的临床治疗.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症肺心病下肢水肿常见有四种原因:  i.低钠低渗血症 ii.右心功能不全 iii.低白蛋白血症 iiii.深静脉栓塞 临床低钠低渗血症、深静脉栓塞常被遗漏 缺氧和CO2潴留是导致水钠潴留的关键,而纠正缺氧主要是有效控制感染和解除支气管痉挛及改善心肺功能等.水肿的治疗仍以综合治疗为主 深静脉栓塞治疗:肝素钠7500μ-10000μ,ivgtt日一次,7-10天一疗程或低分子肝素钙4100μ皮下注射,日两次,7-10一疗程,大多能改善,但如保守治疗无效,则需介入治疗 c.休克 死亡率达72%,肺心病并发休克的原因很多 临床上多为感染性,其次为出血性,心源性及 混合性休克 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合理的补充血容量 除心源性外,其他休克均有血容量或有效血容量的不足,又存在明显的右心衰,补充血容量应慎重,可同时小剂量的应用强心剂,切忌洋地黄化. 2.改善通气和缺氧 3.正确纠正水盐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5.血管活性药物的合理应用 4.应用激素和能量合剂 临床上先扩容,后用血管扩张剂,观察,必要时 加用多巴胺 d.消化道出血 e.心律失常 f.营养不良 中医辨证治疗 痰浊壅肺证: 咳嗽喘息,咯唾痰涎,量多色灰白,胸胁膨满,气短,不得平卧,心胸憋闷。苔白腻,脉弦滑。 痰热壅肺证: 喘促气急,胸膈满闷,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吐黄粘痰。或发热,或痰中带血,大便秘结,口干欲饮,舌质红,舌苔黄,脉滑数。 肺气郁闭证: 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苔薄,脉弦。 水气凌心证: 喘促气急,痰涎上涌,不得平卧,动则喘咳更甚,心悸气短,烦躁不安,尿少肢肿,形寒肢冷,颜面灰白,口唇青紫,舌体胖、边有齿痕,舌苔白,脉沉滑数。 痰热蒙窍证: 咳逆喘促,神志恍惚,躁烦不安,狂言躁动、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舌质暗红,苔白腻或黄腻,脉细滑数。 中医辨证治疗 痰浊壅肺证 方药:宽胸理肺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麻黄9g、杏仁12g、瓜蒌仁6g、瓜蒌皮9g、半夏12g、薤白12g、地龙9g、苏子10g、白芥子10g、莱菔子10g、葶苈子10g、橘红6g、法半夏10g、前胡10g、茯苓10g。 中成药: 猴枣散。 注射剂: 细心脑注射液 中医辨证治疗 痰热壅肺证 方药: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 白果15 g、麻黄9 g、桑白皮30 g、半夏15g、款冬花15 g、杏仁15g、黄芩15 g、茯苓30 g、枳实15 g、胆南星15 g、陈皮9 g、生姜9 g。 中成药: 清肺丸、止嗽化痰定喘丸、金荞麦片。 注射剂: 穿琥宁注射液,或痰热清注射液。 以上诸证若兼脾肾亏虚者可用金匮肾气丸或人参蛤蚧胶囊或补中益气丸。兼瘀者可选用川芎平喘合剂(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院内制剂);或苦碟子注射液。 中医辨证治疗 肺气郁闭证 方药:五磨饮子加减。 木香6g、沉香6g(后下)、槟榔9g、枳实9g、台乌药9g。 中成药: 通宣理肺丸 水气凌心证 方药:三拗汤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防己黄芪汤。 麻黄15g、杏仁15g、瓜蒌皮12g、薤白12g、桔梗30g、白术6g、生姜9g、炮附子9g、桂枝15、粉防己15、黄芪20、甘草9g。 中成药: 济生肾气丸。 注射剂: 参附注射液。 中医辨证治疗 痰热蒙窍证 方药:涤痰汤加减。 法半夏10g、胆南星10g、橘红6g、枳实10g、茯苓12g、人参10g、石菖蒲5g、竹茹10g、甘草3g、生姜3片、大枣5枚。 中成药: 可选用安宫牛黄丸。 注射剂: 可选用清开灵注射液,或醒脑静注射液。 中医其他疗法 针刺 疏风解表,取风池、列缺、外关等穴; 清热解表,取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穴; 平喘取定喘、大椎、天突、肺腧等穴; 化痰取丰隆、鱼际等穴; 胸闷取内关、膻中等穴。 使用无创机械辅助通气者:采用粗针疗法,针具采用针长75mm、直径0.4 mm的不锈钢针灸针。取穴:膻中穴,在胸部,当前正中线上,平第4肋间隙,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操作:患者取仰卧位,双上肢自然放于身体两侧,术者定位取穴,常规消毒,双手夹持粗针,与胸部夹角呈30度角,快速进针约1~2mm,然后使针与胸骨平行,沿任脉向上进针,只留针身约5mm于体外,留针。每周5次,每次留针4小时。 2.穴位外敷 将白芥子、川椒目各等份,全蝎适量共研末,用姜汁调拌后,掺入冰片适量,外敷双侧肺俞、膏肓俞、四花穴、膻中穴,以皮肤灼痛难忍,发疱,溃烂为度。每日1次。对皮肤过敏者慎用。 3.中药灌肠 大黄、芒硝、枳实、厚朴浓煎15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取泻为度。疗程:7天。 谢 谢

文档评论(0)

报告论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