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山东兖州2013-2014学年高一上期中试题解析(历史).docVIP

【解析版】山东兖州2013-2014学年高一上期中试题解析(历史).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选择题 :本题共30个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据记载:西周“封建亲戚,以蕃屏周”,这里“封建”的含义是 ( ) A.奴隶社会瓦解 B.封建制度 C.封建生产关系产生 D.分封诸侯国 西周实行宗法制的根本目的是 ( ) A.广建诸侯藩国 B.区分血缘亲疏 C.保证法律执行 D.巩固分封秩序 3.史书记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一现象反映的本质是 ( ) A.收藏玉玺,天子喜好 B.以玉制玺,天子专有 C.皇位世袭,君权神授 D.天子至尊,皇权至上 4.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是 ( ) A.分封制的实行 B.郡县制的实行 C.察举制的实行 D.科举制的实行 A.分散了丞相权力,完善了中央机构 B.调整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C.减少了决策失误,提高了行政效能 D.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6.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军功授爵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 ”的变化。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与其搭配正确的是 () A.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 C.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功绩 D.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宋代行使宰相权力的“中书门下”,主要行使的是 ( ) 决策权 B.行政权 C.军政权 D.财政权 8.为了削弱相权,汉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 ( ) A.增加宰相的名额 B.废除宰相 C.选用级别较低的官员参与中枢决策 D.分割宰相的权力 9.下列历史事件与雍正帝有关的是 ( ) ①废除宰相制度 ②设立内阁 ③设立军机处 ④推行密折制度 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清代军机处的设立 10.据《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序》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这样做的结果是 ( ) A.军机处变为行政机构 B.军机处取代了内阁 C.内阁的权力得到加强 D.专制皇权更加强化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 A.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战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12.一名日本人在重庆拿到了清政府准许其办工厂的营业执照,这一现象最早可能出现在 ( ) A.1840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01年 13.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而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一内容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4.右图反映了19世末列强侵略中国的特征。这一侵略特征形成的直接原因是 (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 C.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 D.八国侵略军联合侵略中国 【答案】B 【解析】 15.清朝林福祥《平海心筹》记载:“初十日辰刻(道光二十一年四月初十日,即1841年5月30日),逆夷……抢劫,予闻锣声不绝,即带水勇应之,……来会者众数万,刀斧犁锄,……将夷兵困在垓心矣。”该记载反映了 ( ) A.反割台斗争 B.义和团运动 C.三元里抗英斗争 D.反洋教斗争 16.“卢沟桥本无城,明崇祯三年以此为畿辅咽喉,宜设兵防守,故筑城池。……此次日军假演习挑衅,此城此桥遂遭厄运,赫赫名城,数百年史迹迭蒙耻辱,可哀也哉!”据此推断这段材料出现的时间最有可能是 ( ) A.1631年(即崇祯三年) B.1931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