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1-15发达的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1.(2013·广东六校联考)据魏国李悝《尽地力之教》载:“治田勤谨,则亩益(增产)三斗。不勤,则损(减产)亦如之。”又据《孟子·梁惠王上》载:“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A.井田制开始瓦解 B.商品经济发展
C.小农经济兴起 D.家庭手工业产生
[答案] C
[解析] 据题干中的“治田、宅、桑、衣帛”等信息,可以判断为自给自足,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状态,C项符合。A项材料信息中未体现;B项与材料矛盾,D项不全面。
2.(2013·惠州调研)形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观念的社会背景是
A.小农经济盛行 B.闭关锁国政策推行
C.商品流通不畅 D.传统手工业产量不高
[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节俭思想的根源。“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正反映了中国传统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选择A项。
3.(2013·南京调研)《耒耜经》记载:“辕之上又有如槽形,亦如箭焉,刻为级,前高而后庳,所以进退为评。”该工具是( )
[答案] D
[解析] 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犁”分析,应为曲辕犁。A项是输水灌溉工具翻车;B项是播种工具耧车;C项是将水从低处运往高处的筒车。
4.(2013·浙江名校联考)古代中国人对牛有着特殊情感:吃猪肉但很少吃牛肉,杨柳青年画等民间风情画很多以牛为题材,民间有“牛郎织女”、“太上老君骑牛入函谷关”等传说……造成这一现象的关键原因是( )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B.佛教的广泛传播
C.封建统治者实施愚民政策 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信息中对牛的尊重可知,牛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而牛的重要性在于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下牛是主要的农用动力,这是小农经济发展的结果,故选D项。
5.(2013·盐城调研)《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 )
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 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
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 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答案] D
[解析] 从“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反映江淮农业经济开始超过北方,说明经济重心已经南移。
6.(2013·临沂期中模拟)唐初规定:凡是均田人户,每丁每年除要向国家交租外,还要交纳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每丁每年服徭役二十天,如不服役,则每丁可按每天交纳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以代役。此规定有利于(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官营手工业的发展
C.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D.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D
[解析] 唐朝的经济政策规定,以家庭手工业产品交纳国家地租和代替服徭役,保证了农民必要的劳动时间,同时也促进农户发展家庭手工业,故选D项。
7.(2013·盐城调研)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 )
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 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
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 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工官”获取信息。西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统一经营管理,按行业设立车正、陶正等工官管理具有各种技艺的工匠,故B项正确。
8.(201·宿迁调研)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材料中的生产工具主要用于( )
A.制瓷 B.冶金
C.纺纱 D.织锦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中“提花小厮坐花楼架木上”。结合所学知识“明中叶以后,使用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可以判断出材料描述的是明朝时的花楼机。
9.(2013·湖北名校调研)据史载:唐朝前期,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该记载( )
A.反映了唐朝主要政治中心在豫皖地区
B.准确地统计了南北方丝织业的发展状况
C.折射出古代河南、安徽之地是桑蚕中心
D.反映了唐朝行政区划和丝织业发展特点
[答案] D
[解析] 材料中涉及当时一些地名,从中可以看到唐朝行政区划;材料介绍了北方宋州、南方江南东道的丝织业发展情况,反映南北方丝织业发展特点。A、B、C三项无法直接得出。
10.(2013·江西红色六校联考)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解析版】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浙江省绍兴市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历史).doc
- 【解析版】浙江省衢州市2014届高三1月质检试题(历史).doc
- 【解析版】湖北恩施高中2014届高三第三次质检试题解析(历史).doc
- 【解析版】湖北教科院命制重点中学2014届高三10月联考试题解析(政治).doc
- 【解析版】湖北武汉武汉二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期中考试试题解析(政治).doc
- 【解析版】湖北武穴中学2014届高三9月月考试题解析(政治).doc
- 【解析版】湖北武穴武穴中学2014届高三上9月月考试题解析(历史).doc
- 【解析版】湖北省三校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试题(政治).doc
- 【解析版】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政治).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1-16古代商业的发展和古代的经济政策(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2-17开辟新航路、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2-18两次工业革命(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3-19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4-20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4-21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4-22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5-23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6-24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教版).doc
- 【走向高考】2015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质量检测题:2-7-25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人教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