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doc
中老年人的養生保健
林春玲姊妹
致病的主要危險因子
底子不好
原有疾病、宿因等---
高血壓、動脈硬化(冠狀動脈、腦動脈硬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脂血症)、尿酸高、腦動脈瘤、梅毒、心臟肥大、心臟瓣膜疾病
基因遺傳、體質---
高血壓、高脂血症、糖尿病具高遺傳性
肥胖是動脈硬化的促進因子、異位性皮膚炎、氣喘等
飲食習慣---
攝取高鹽分的飲食習慣會促進高血壓
歐美的高脂肪飲食習慣會促進動脈硬化
暴飲暴食導致糖尿病、高脂血症、痛風…等
氣溫---
寒冷、溫度的急遽變化
吸煙飲酒---
煙槍(每天20支以上)發生心肌梗塞的危險是沒有吸煙的人的3倍
適量飲酒可降低心臟血管疾病的發生
長期酗酒與血壓上升及動脈硬化的關係已被認定
酗酒導致肝硬化亦是不爭的事實
藥物作用---
服用避孕丸較易發生心血管系統併發症
新陳代謝疾病(五項指數中佔其中三項稱之)
腰圍超過90公分(約35吋)
血壓超過130/80mmHg
高密度膽固醇:女性低於50mg/dl,男性低於40mg/dl
飯前血糖100mg/dl
三酸甘油脂濃度>150mg/dl
健康進食---均衡飲食的意義及基本食物
五榖根莖類:每天3~6碗
米飯、麵食、麵條、全麥麵包、甘藷、芋頭、馬鈴薯…等
(米飯1碗200公克、稀飯2碗、麵條2碗、中型饅頭1個、薄土司4片、25克/1片)
奶類每天1~2杯
牛奶1杯240cc.、發酵乳1杯240cc.
乳酪1片(約30公克)
蛋豆魚肉類每天4份
蛋1個、豆腐1塊(100g)
豆漿1杯240cc.魚、肉1兩(約30g)
蔬菜類每天3碟
水果類每天2份
油脂類每天2~3匙
國民飲食指標
1.維持理想體重
BMI(BodyMassIndex)身體質量指數
=體重(公斤)/身高(公尺)的平方
理想體重的範圍為BMI=18.5~24
2.均衡攝取各類食物
3.三餐以五穀為主食
4.多選用高纖食物
5.少油、少鹽、少糖的飲食原則
1g食鹽=6cc醬油=3g味精=5g烏醋=12cc番茄醬
6.多攝取鈣質豐富的食物
如小魚乾、蝦米、軟殼蟹、黃豆製品、黑芝麻、深綠色蔬菜、海帶、紫菜。
7.多喝白開水
8.飲酒要節制(男性一天不超過2份、女性不超過1份為宜)
1份=啤酒250cc=葡萄酒120cc=紹興酒90cc=米酒70cc=威士忌/白蘭地40cc=高梁酒30cc
健康生活品質
1.維持理想體重
男性(身高-80)×0.7±10%
女性(身高-70)×0.6±10%
2.規律的生活作息
3.休閒運動
4.抗老及抗氧化食物
維他命A.C.E、魚油、乳酸菌製品、葡萄籽
5.多攝取深綠色、深黃色之蔬菜水果
6.避免高溫油炸及反覆使用回鍋油
7.多選擇新鮮自然的食物,少用醃製、煙燻炭烤或加硝製作的食物
8.避免吃發霉的食物
銀髮族常見的飲食問題及建議
質與量的選擇
1.五穀根莖類及油脂類可適度減量
2.蛋白質之食物(包括肉、魚、蛋、黃豆、奶類)及蔬菜水果類均衡攝取
依個別咀嚼功能調整質地
選擇健康的食物預防慢性病
預防便秘---纖維質、水分攝取不足、運動量過少
富含纖維質的食物(蔬菜、豆莢類、水果、燕麥、豆類、蕃薯、白木耳、黑木耳、洋菜、麥麩等)及益生菌的攝取能增加腸道有益菌欉有益於維持腸道的正常功能。
外出旅行預防便秘良方
1.服用欣表飛鳴
2.飯後服用1小茶匙洋菜粉(用冷開水溶解後酌加熱開水100cc及黑糖)
健康樂活正確用藥
用藥迷思---
1.某某人肝炎吃了某種中藥就精神百倍、肝指數降低
2.完全採信電台/電視台介紹的特效藥有效,不聽醫師指示勸導(誇大不實、天馬行空不可採信)
3.多吃藥可以有病治病、無病強身
4.自行加服或減服成藥
5.未閱讀成藥的副作用及警告標籤
6.認為服藥無效,決定不再繼續服藥,自己更換藥物服用,回診時也不告訴醫生
7.吃過期的藥物:吃剩的感冒藥或止痛藥存放但未加註日期,下次症狀發生就拿出來服用
服藥常犯的幾種錯誤
1.看錯服藥指示
2.忘記服藥或重覆用藥
3.服用錯誤的劑量
4.錯誤的服藥間隔
5.自行額外加服藥劑
6.將自己的藥品推薦給親朋好友
7.相同成份的營養品因品名不同,照單全收
看病的藝術
1.看病之前先將症狀及血壓、血糖的指數詳加記錄,實驗室GOT、GPT、血球數...等保留存查
2.遇重大疾病的診斷,如肺癌、肝癌、乳癌等,須造訪2~3家大醫院確認診斷
3.CT斷層的CD、X光片、簡要病歴、實驗室數據的索取可減少重覆浪費的診查
4.看診醫師的選擇可詢問醫護人員再作決定
癌症預防---健康食品能抗癌嗎?
任何聲稱有特定療效者,均應視為藥品
現代科學對藥品之驗證流程如下:實驗室(藥物萃取、製造)→實驗室(細胞、動物實驗階段)→初步臨床研究(第一、二相)→隨機對照臨床研究(第三相)
人蔘皂甘在細胞、動物實驗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