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优化].ppt

  1. 1、本文档共7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生人文素质修养[优化]

第一章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 “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天,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实体。 知 识 窗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丰厚的文化土壤,在这块神圣的土地上,古往今来,诞生了无数的政治 家、思想家、哲学家,他们相继出现,共同为我们民族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 献。探索中华民族文化发展之源头,就会发现,两千多年前先秦时期的诸子散文无论是思想上,还是文学上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影响。 诸子散文繁盛于春秋战国时期,有其政治和历史的原因。自周平王东迁之后,奴隶制社会已经开始动摇,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阶级的斗争相当激烈。各个阶级、各个阶层的代表人物,从维护本阶级、本集团的利益出发,对政治问题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掌权者公开实行自己的主张;无权者也奔走游说,发表政见;观点对立者相互争辩不休,同时各派政治势力的代表人物又竞相著书立说,系统地阐述各自的政治观点和立场。于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对此,《汉书·艺文志》即已作了明确阐述:“诸子十 家,其可观者九家而已,皆起于王道既微,诸侯力政, 时君世主好恶殊方,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诸子活跃的思想,单纯用诗歌的形式是难以表达的,于是论辩说理的哲理散文就大大发展起来。 第二章 离 骚 楚辞作为一种新诗体,具有以下明显的文体特征: 一是篇章体制的宏伟繁复。 二是独特的句式、语调。楚辞与《诗经》在篇章体制上有很大的不同,在句式和语调上则有着更明显的差异。 三是句式的加长。我们都知道《诗经》作品主要是四言诗,篇幅不大,以重章叠句的形式构成。 四是“兮”的使用。除句式加长之外,楚辞中还大量使用 “兮”, 这几乎成为楚辞体最明显的标志。 楚辞中的“兮”字不仅使用频率极高,更有着许多独特的作用,比如增强节奏、代替虚词起语法作用等,而这正是屈原的创造,是楚辞所独有的。 第三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是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曹操的诗作《龟虽寿》中最著名的诗句。全诗如下: 建安是东汉末年汉献帝的年号,起止时间为公元196年~220年。这时期的政治大权完全操纵在曹操手里。所以,那时的文学领袖都是曹氏家族的成员,著名的七位诗人“建安七子”也大都死于建安年间,因此,史学界把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 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后,吸引了大批文士,形成了以曹氏父子为核心的邺下文人集团。建安诗歌便是社会由分裂动荡趋向统一这一历史时期的产物。 无论是诗歌、辞赋,文章等都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尤其是诗歌,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文人诗的创作高潮,使汉乐府诗完全成熟,五言诗体得以发展,七言诗体从此开创。 在思想上,建安作家能够“以乐府旧题自作诗”,深刻地反映现实,表达个人对社会的看法,抒发对人生、对理想的追求,面对动乱的社会、漂泊的人生,产生的不是消极逃避,而是积极参与。这种精神境界、思想实质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第四章 桃花源记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表达的理想,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图景,一种真实而曲折的探索过程,一种不确定的无休止的符号。 现在,我们依然对“世外桃源”这一理想境界有“似曾相识”的亲切感,那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生活,已有它的印记;我们仍然能够一次次的被陶渊明的这种理想主义所感动,得到心灵的慰藉,那是因为我们身处的生活,有太多喧嚣,太多纷争,还不够和平宁静。所以,对美好的向往,启发我们去作真实的探索,探索的不确定和无休止,又告诉我们:我们永远需要理想,一种以“和平宁静愉悦”为美好内核的理想。 陶渊明以《桃花源记》一文,以他隐居田园遗世独立的一生,实证了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的理想主义思想,千古传承,在倡导和谐文明的今天,依然光芒万丈。 陶渊明诗歌在语言方面主要有如下两个特点: 一、通过口语化的语言构建本真生活 陶渊明在语言方面的深厚修养,是陶诗获得巨大成功的至关重要的因素。陶诗善于提炼语言,但又看不见痕迹。 二、平淡中显精奇 不同的作家运用不同的语言,往往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翻开陶渊明的诗集,你便会发现,这儿又是另一番天地。 第五章

文档评论(0)

dart00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