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羊圈港進风斜井基岩段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羊圈港进风斜井基岩段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概况
第一节 概述
本工程为西山煤电集团东曲矿羊圈港进风斜井工程。项目地点位于太原古交市东曲矿旁羊圈港村附近,距东曲矿交通距离11.4公里,距大川河公路有便道通行2.5公里,可以在汛期和冬季以外季节通行大型车辆,交通较便利。广场占地面积13.7亩。排矸场地平均距离约1km。
斜井井筒全长695.693m,其中砌碹段设计长度为40m,锚喷支护段长655.693m,其中共施工躲避硐16个,其支护形式为喷砼支护。根据井筒岩石条件经矿方同意砌碹段浇注至30m后井筒支护形式改为锚喷联合支护。
基岩段采用半圆拱形断面21°下山。其中基岩段2-2断面长665.693m,基岩段段净宽5.0m,掘宽5.3m,净高4..3m,掘高4.45m,净断面18.8㎡,掘断面20.5㎡。并在巷道右帮每隔40m施工一躲避硐,巷道左帮设有水沟,水沟净尺寸300×300mm。左右两侧基础深度分别为100mm。
附:进风斜井井筒平、剖、断面图。
第二节 编写依据
经过审批的设计图纸
西山煤电集团公司东曲矿羊圈港进风斜井井筒平、剖、断面和附属工程图S2009----25矿---1
二、《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三、《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四、《地下防水工程技术规范》GB50108-2001
五、《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六、《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3-90
七、《煤矿安全规程》(2009版)
八、《煤矿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MT5009-94
九、中煤五建公司第一工程处编制的《山西焦煤西山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东曲矿羊圈港进风斜井井筒施工组织设计》
十、矿方提供的预想地质剖面图
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第一节 地面相对位置及交通
羊圈港进风斜井建设地点位于太原古交市东曲矿羊圈港村附近,行政区隶属古交市东曲街道办所辖,距东曲矿交通距离11.4公里,距大川河公路有便道通行2.5公里,可以在汛期和冬季以外季节通行大型车辆,交通较便利。广场占地面积13.7亩,标高1120.5m。排矸场地沿临时公路往东距离约1km。
第二节 气候特征和地质情况
1、井田地层本区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全年日照数2808小时,年最高气温达40℃,最低气温为-20℃,年均温9.5℃,年均降水量460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025毫米,蒸发量大于降水量,雨量集中在每年的7、8、9月份。冬春季节多风,最大风速7.2米/秒,风向多北西。 结冰期从11月开始,翌年3月解冻,冰期约5个月。冻土深度0.5--0.8米。无霜期平均202天。
本工程区内地形较为复杂,黄土冲沟深切,植被覆盖少,构造简单。矿井井筒穿越的地层有二叠系山西组,二叠系下石河子组,二叠系上石河子组,及第四系更新统,现将工程地质分述如下:
(一)二叠系下统山西组(P1s)
岩性为砂质泥岩、泥岩及煤,上部为泥岩、砂质泥岩,下部多由砂质泥岩、砂岩泥岩互层与煤组成。1号煤层厚约0.65m,顶板为沙质泥岩,厚约6.59m,含芦木化石,灰黑色,砂质性脆有滑面,底板为砂岩泥岩互层,岩性紊乱,砂岩泥岩互层同时又构成了2号煤层的老顶,此互层岩厚度3.64m;叠系下统山西组以厚层状沙质泥岩为主。
(二)二叠系下统下石盒子组(P1X)
顶部以泥页岩、厚层状砂质泥岩为主,中部为中粒砂岩及细粒砂岩,底部为厚层状钙质胶结主含石英中粒砂岩及厚层状少含云母砂质泥岩为主,岩性较为稳定。砂质泥岩、中粒砂岩厚度较大大,为巨厚层、厚层状,交错层理较为发育,矿物成份为石英,含云母、植物碎片,有泥质胶结及部分钙质胶结。
(三)二叠系上统上石盒子组(P2s)
上部岩性为巨厚层状风化严重夹薄层粉砂岩的砂质泥岩、泥岩夹细粒砂岩,中部为厚层状钙质胶结含云母中粒砂岩及厚层状含云母苛特狄木化石砂质泥岩,底部为厚层状以石英为主的中粒砂岩夹薄层细砂岩及K6页岩,砂岩为巨厚-厚层状,钙质、泥质胶结,胶易风化,岩体结构一般为层状结构。岩性强度一般为中等坚硬岩石,局部为坚硬岩石。
(四)第四系更新统(Q)
上部为回填土,下部为冲击层,黄土为主,结构致密,具微弱湿陷性,大孔隙压缩性中等~低。
岩性描述取自S2010-2矿-04羊圈港回风立井预想柱状图。本图与本工程施工地点有一定距离,所以会有误差。施工时应特别注意岩性变化。施工过程中,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收集分析整理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超前做好地质水文预测预报工作,与建设方、监理方共同确定过含水层、煤层或地质构造带的施工方案。并要求矿方提供可靠的地质说明书,否则,必须有疑必探,先探后掘。
第三节 地质构造
该段巷道施工区域无断层、褶曲,裂隙地质构造较为简单,在施工中,地质技术员必须认真分析情况,做到超前预测预报工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