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魔法师与他的两个战场.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海上魔法师与他的两个战场.doc

海上魔法师与他的两个战场   一条分明的界限横在陈宏这二十八年的人生中,那就是海平面。   有一半日子,南海海底就是他的家,他在其中施展魔法;另一半日子,他在陆地上,为海下那个家筹谋。两个迥异的战场是他的全部。 “白骨累累”   “扑通!”   5月12日上午10点,距离三亚港180多海里,西沙全富岛北侧的水面上,一声沉闷的声响响起,迅疾被辽阔的大海吞噬。入水涟漪转瞬不见,只剩波浪来去,一条能坐六人的柴油机小船漂漂荡荡,犹如洪荒时代的诺亚方舟。   蔚蓝的海面下,陈宏和助手背着氧气罐,手腕紧系压力表,腰上绑着五块大约15公斤重的铅块“压底”,迅速下潜。两人穿着彩色潜水服,就像两条斑斓的鱼一样渺小,透过潜水镜,他们在寻找海下生物城市:珊瑚礁。   海底已没有了供鱼儿嬉戏的七彩珊瑚,水面之下的“城市”遭遇灭顶之灾,寄居其中的生物,或者死亡,或者逃离,只剩一堆狰狞的怪石。它们颜色惨白,像被刷了一层石灰,间或有些铁锈色,这两种基本色构成了海底的死亡之色。石块上布满大大小小的“疙瘩”――这曾经是珊瑚的根,现在却如同城市坍塌后的建筑垃圾。有两条小鱼,似是急于觅食,在荒凉的珊瑚遗址上匆忙游过,可除了珊瑚嶙嶙的“白骨”,什么也没有。   鱼儿的记忆大都短暂,它们已经忘记,这里曾经是海洋生物的珊瑚天堂。   陈宏记得。   二十多年前,三亚海域,蓝色海面上漂浮着大片红色珊瑚卵,向远处绵延开去。陈宏揉揉眼睛,惊呆了。卵如种,它们会成长为粉色的珊瑚虫。如同达尔文所言,珊瑚是“世界上最精彩的事物之一”,它既是动物,又是植物,还是矿物,它们会聚集为珊瑚礁,演化为一个生物集市、一座海底的城市。   海面以下,珊瑚礁所占不足0.25%,却蕴育着超过四分之一的海洋鱼类。曾有位科学家在1平方米的珊瑚中,发现了100多种甲壳纲动物。有估计至少50万种生物在珊瑚中度过自己的一生或部分生命,甚至,这个数字可能达到900万。   珊瑚不但为这些生物提供庇护之所,还为其生存供给必须的养分。热带海水清澈又贫瘠,这里缺乏大多数生物都必须的氮、磷等物质,但是珊瑚礁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循环系统。这是一个比五彩斑斓的珊瑚本身更值得赞叹的造物奇迹,生活其间的鱼儿或无脊椎动物当其为母亲一般,它创造食物链,包容庇护万千生物如“应许之地”。   它分布在北纬30°到南纬30°之间,犹如缠在地球上的一条腰带。这条腰带,曾经坚如磐石,在16世纪,大航海时代,那些探索新大陆的船只,甚至会被珊瑚礁撞破。但如今,它却变得脆弱不堪,相继死亡。作为珊瑚主要栖息地之一,中国南海也是如此。陈宏记得,十多年前,海南省东方市的海域,退潮时,那片足有半平方公里的珊瑚礁还都能露出海面,五年后,已无迹可寻。   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调查发现,1950年代以来,海南80%-95%的珊瑚礁受到不同程度破坏,近岸珊瑚礁破坏最严重,单是1999年鹿回头岸礁区81种造礁石珊瑚中,区域性灭绝竟有三十多种。   珊瑚的死亡,意味着它搭建起来的生态圈也逐渐消失,如陈宏和助手在海下所见,曾经物种繁茂、鱼虾穿梭的区域,变成了寸草不生的戈壁。   只是人类是自私的,大部分人并不关心其他物种的命运,也不会想到,珊瑚群对地球生物链的意义――地球上庞大而复杂的生态链条,将随着珊瑚的消失而中断一个环节。   今年春天,海南潜水爱好者姚宏朝,将自己深入海底的观察写成文字,他感慨,对比可见的雾霾,海底越来越呈现出的荒漠化少人关注。   “你们看到的只是海水,我看到的是荒凉;你们看到的是美景,我看到的是死亡。”姚宏朝写道,“西沙海域成片成片的是珊瑚尸体,海南周边海底则连珊瑚尸体都没有了,有的只是淤泥。”   雾霾还可以随风消散,海底的荒漠化可以逆转吗? “魔法屋”   钥匙带着锁芯转动,陈宏打开了房门。   与大海一路之隔,这是位于三亚市三亚湾路17号的一处民宅,进入屋中,见到是各种试验器具。   阳台上,二十多个三角烧瓶一字列开,烧水壶那么大。瓶里是绿汪汪的水,颜色深浅不同,浓淡各异。旧报纸封着瓶口,似乎 “封印”着某种神秘魔药。客厅边有扇门总是关着,推开门,十几平米的房间里有三面墙壁的架子,摆着十多个鱼缸,里面是颜色各异、小巧精致的珊瑚化石,还有大大小小的海螺。打开灯的刹那,光芒聚焦,珊瑚与海螺折射出如珠宝一样的耀眼色泽。   这里是南海热带生物与病害研究所,陈宏研究珊瑚的基地。珊瑚化石是陈宏下海打捞上来的,代表死亡。阳台上那些神秘液体里是陈宏养的海藻,意味着存活――陈宏在寻找一种合适的海藻,供珊瑚食用。   这是陈宏来到海南的第28年,此时,他已经和珊瑚打了12年交道。   1987年,学习淡水养殖的陈宏在一部自然纪录片的鼓动下,加入了当时位于三亚的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陈宏曾无数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