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doc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doc

  1. 1、本文档共8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

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 指导目录(2015年度) 2015年4月 编制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技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统计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海洋局 编制说明 为贯彻落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桂政办发〔2011〕17号),促进我区产业结构调整,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会同相关部门在《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指导目录(2012年)》的基础上,广泛征求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编制了我区《广西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5年度)》(以下简称《目录》)。 《目录》包含节能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养生长寿健康产业、海洋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农业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涉及38个重点发展方向,3200余项重点产品和服务。《目录》选择原则是立足于我区现有产业基础和资源条件,符合国家和自治区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重点抓好具有突破性带动作用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快速发展。 《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根据我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我委将会同相关部门适时对《目录》进行修订。 目 录 1 节能环保产业 1 2先进装备制造业 20 3 新材料产业 32 4 新能源产业 37 5 生物医药产业 43 6养生长寿健康产业 50 7 海洋产业 52 8 新能源汽车产业 55 9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 57 10 生物农业 75 1 节能环保产业 1.1 高效节能产业 1.1.1 高效节能锅炉窑炉 工业锅炉燃烧自动调节控制技术装备,燃油、燃气工业窑炉采用高温空气燃烧技术装备,新型省煤器,冶金加热炉高温空气燃烧技术,高低差速循环流化床油页岩锅炉,煤泥循环流化床锅炉,蓄热稳燃高炉煤气锅炉,富氧、全氧燃烧,精密供粉、快速点火稳燃、低氮燃烧、无积灰洁净承压炉膛、高效低阻袋式除尘、联合集成灰钙烟气脱硫、全过程连锁保护自动控制等分布式高效煤粉燃烧技术和装备,大型流化床等高效节能锅炉。 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粉煤加压气化、非熔渣-熔渣水煤浆分级气化等先进煤气化技术和装备。工业炉窑黑体技术强化辐射节能技术、新型导电铜瓦把持器电石炉节能技术、锅炉智能吹灰优化与在线结焦预警系统技术、电站锅炉用邻机蒸汽加热启动技术、预混式二次燃烧节能技术、电站锅炉空气预热器柔性接触式密封技术、高炉鼓风除湿节能技术、流态化焙烧高效节能炉窑技术、四通道喷煤燃烧节能技术、燃煤锅炉气化微油点火技术、矿热炉节能技术、燃煤催化燃烧节能技术、高效节能玻璃窑炉技术、锅炉水处理防腐阻垢节能技术。 1.1.2 电机及拖动设备 中小功率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电动机用铸铜转子技术、变极起动无滑环绕线转子感应电动机、永磁同步电机等高效节能电机技术和设备。能效等级为1、2 级的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通风机、水泵、空压机等技术和设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采用关键部件绝缘栅极型功率管(IGBT)以及特大功率高压变频调速技术、曲叶型系列离心风机技术。 1.1.3 余热余压余气利用 余热发电关键技术和设备。低热值煤气燃气轮机、烧结烟气余热回收及发电技术、转炉煤气干法回收技术、乏汽与凝结水闭式回收、螺杆膨胀动力驱动、基于吸收式换热的集中供热等技术和设备;高效换热器、蓄能器、冷凝器等设备。 矿井乏风和排水热能综合利用技术、非稳态余热回收及饱和蒸汽发电技术、煤气化多联产燃气轮机发电技术、火电厂烟气综合优化系统余热深度回收技术、矿热炉烟气余热利用技术、油田采油污水余热综合利用技术、氯化氢合成余热利用技术、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脱硫岛烟气余热回收及风机运行优化技术、炭黑生产过程中余热利用和尾气发电(供热)技术、谷氨酸生产过程中蒸汽余热梯度利用技术、聚酯化纤酯化工艺余热制冷技术、高温高压干熄焦技术、转炉煤气高效回收利用技术、低热值高炉煤气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新型吸收式热变换器技术、高固气比水泥悬浮预热分解技术、玻璃熔窑余热发电技术、裂解炉空气预热节能技术、大中型硫酸生产装置低温位热能回收技术、高浓度糖醇废水沼气发电技术、管束干燥机废汽回收综合利用技术、热法磷酸生产热能利用装置。 1.1.4 高效储能、节能监测和能源计量 高效放电回馈式电池化成技术、铅蓄电池高效低能耗极板制造技术。快速准确的便携或车载式节能检测设备,在线能源计量、检测技术和设备。热工检测便携式设备、在线设备和检测技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