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个月:妈妈要去上班了.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8个月:妈妈要去上班了.doc

第8个月:妈妈要去上班了   档案:   女宝:小汤圆 2014年1月18日(孕40周零三天)顺产出生,体重3050克,身长50厘米。生下时,啼哭洪亮有力,产房外听得清清楚楚,看来是个“大嗓门”姑娘。   妈妈:汤盈颖 33岁,孕前体重48公斤,临产前体重60.5公斤。整个产程非常顺利,从人工破水到宝宝出生,仅用了6小时。   8个月的小汤圆,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她可以独立坐更长时间,也可以肚子完全离地爬行。她高兴时,会主动拍手,甚至用双手来拍你,试探你的反应。她对那些绒布和塑料材质玩具的兴趣没有以往大了,而是更喜欢那些能移动、会发出声响和光亮的玩具。   寻找“专属”奶嘴   小汤圆8个月了,我也马上要去上班了。为了让她顺利由亲喂改为瓶喂,我可谓是煞费苦心。一开始,小汤圆对奶嘴很不适应,常常吃了10毫升以后就用舌头把奶嘴往外顶,小脑袋使劲摇,露出一脸痛苦的表情,看得我很揪心。咨询了朋友说是不能由妈妈喂奶瓶,那样会唤起宝宝对亲喂的依恋,于是改由奶奶操作,但情况依然不乐观。难道是奶嘴的问题?我又转换方向,从奶嘴下手,不停寻找符合她挑剔口感的专属奶嘴。我买来不同品牌、材质和形状的奶嘴做实验,国际名牌不合适,就改用国产品牌;硅胶材质不喜欢,就改用橡胶材质。经过一番尝试,虽然有很多奶嘴被打入了冷宫,但最终还是成功找到了她的“最爱”,这个痛苦的过程真可以概括为“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宝宝挑奶嘴”了。对于专属奶嘴,小汤圆的喜爱与日俱增,从一开始的每次30~40毫升发展为可以一口气吃80~90毫升。最令我感到惊喜的是,在我休假结束上班的第一天,小汤圆已经非常适应吃奶嘴了,也许,她在以自己的行动来表达心声:“妈妈,放心去上班,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专家来指导:   吃奶是宝宝的头等大事,母乳妈妈要重回职场,最担心的也许莫过于宝宝吃奶这件事了。大部分母乳喂养的宝宝都不怎么喜欢奶瓶,让习惯于妈妈亲喂的宝宝接受奶瓶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需要循序渐进。妈妈要有足够的耐心和长期坚持的态度。下面一些Tips会给妈妈们一些帮助:   引导宝宝接受奶瓶的时间――最好在宝宝情绪愉悦的时候,在宝宝不太饿之前就给奶瓶。   给宝宝瓶喂的人――建议请妈妈之外、宝宝熟悉的家人来操作,以消除因喂养方式的改变给宝宝带来的不适,同时也避免妈妈熟悉的感觉和味道干扰宝宝,让宝宝更难接受奶瓶。喂奶瓶时,可以尝试用妈妈的衣服裹着宝宝,闻到妈妈的气味,宝宝对奶瓶的陌生感和抵触也会降低。   瓶喂的方法――建议把奶嘴靠近宝宝的嘴,让宝宝自己将奶嘴吸入嘴里,而不要将奶嘴推入宝宝的口中。   奶瓶、奶嘴的选择――要多尝试不同形状、不同材质(橡胶或硅胶)、不同孔径的奶嘴,找出宝宝可以接受的那种。另外,喂奶之前把奶嘴用温水冲一下,有助于宝宝更好的接受。   尝试不同的喂奶姿势也会有帮助。有的宝宝喜欢背靠着家人,在抬高的腿上吃奶瓶;而有的宝宝吃奶时不喜欢看着喂奶人,而愿意面朝外、背靠喂养者的胸部。另外,瓶喂时也可以尝试坐摇椅、走动或左右摆动,帮助宝宝安静下来。   让宝宝离开妈妈的亲自哺喂而接受奶瓶,宝宝肯定会有困惑和苦恼,哭闹反抗也在所难免,这个过程中家人一定要耐心对待,不要采用让宝宝挨饿或把奶嘴塞到嘴里等生硬的方法。多次反复尝试,给宝宝足够的时间,宝宝最终是会接受的。   避免过敏“雷区”   为了给小汤圆更加均衡的营养,我一直追求辅食种类的多样化,但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偶尔遇到辅食过敏的问题。小汤圆吃了一阶段营养米粉反应很好,于是,我决定给她尝试一下新品种――燕麦米粉。她刚吃完一切正常,但过了约2至3个小时之后,她的面颌部出现了红色的皮疹,好在小汤圆并没有因此而哭闹,过了一个晚上,皮肤过敏症状就自然消退了。还有一次,小汤圆常吃的鸽子肝泥断货,于是我用鸭肝泥替代,原本以为两者差不多,肯定没问题,但没想到第二天她的背部出现了一大片红色的皮疹,过了好几天才完全消退。我感觉一个新品种很有可能成为引发宝宝过敏的“雷区”。为了避免踩到“雷区”,我在辅食的添加上更加小心谨慎了,每次只添加一个新品种,而且少量尝试,确保没有问题后再大胆给她吃,这样就有效避免了这个问题。   专家来指导:   对于辅食添加初期的宝宝来说,最常见的过敏可能就是食物所触发的过敏了。过敏是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接触到一些外来物质,例如一些天然无害物如食物、空气中的颗粒物等,所产生的过度反应。小汤圆从五月龄开始添加辅食,在添加过程中,妈妈很好地掌握了辅食添加的重要原则,但过敏可能还是会不期而至。一般急性过敏24小时内会发生,慢性过敏会在72小时内发生,所以添加一种新的食物,至少要观察3天,这样才有助于及时确定过敏原。如果宝宝对一种食物已经发生过敏,那么应该完全回避该种食物3~6个月。七八

文档评论(0)

you-yo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