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1.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九年级语文复习文言文1

中考文言文精讲精练之分析情感态度 【基础知识网络】 分析人物的情感或作者、读者的态度是近年来考查频率较高的一个题型,也是开放性较强的一个题型,对考生能力要求较高。主要就是帮助考生了解中考中这一考点的考查方式,寻找命题特点,探索命题规律,形成基本技能。其知识网络图如下: 【考点解读】 一、考点要求 分析情感态,也是对阅读材料内容的分析概括,与“理解文章内容”不同的是,它要求学生能够分析概括在叙述某一事件或说明某一道理时作者自己的看法,或是就某事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单纯分析所述事件或所说道理本身的具体内容。这类题目开放性强,难度较大,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 二、考查方式 本考点基本上是主观题型,也有少量的选择题。 【金题解剖】 一、(2004,广西)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乙]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乎,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未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记》) (1)《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政治理想。《岳》文着眼于“ ”字,并以此作为进退的原则;而《醉》文则寄情山水,将 统一起来,抒发自己的情怀。 (2)从《岳阳楼记》全文来看,作者认为一个人应当具有怎样的抱负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案](1) 忧 忧与乐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解析]此两题都是考查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可从文中相关语句直接判断出。第(1)题可由“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判断出。第(2)题由“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判断出。 二、(2003,济南市)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回答文后的问题。 百氏之书,虽无所不读,然皆古人之陈迹,不足以激发其志气。恐遂汩没,故决然舍去,求天下奇闻壮观,以知天地之广大。过秦、汉之故都,恣观终南、嵩、华之高;北顾黄河之奔流,慨然想见古之豪杰。……太尉以才略冠天下,天下之所恃以无忧,四夷之所惮以不敢发,入则周公、召公,出则方叔、召虎,而辙也未之见焉。 且夫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所为?辙之来也,于山见终南、嵩、华之高,于水见黄河之大且深,于人见欧阳公,而犹以为未见太尉也。 (苏辙《上枢密韩太尉书》) 作者说:“人之学也,不志其大,虽多而何所为?”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请谈谈你的认识。 [答案]同意。一个人的学习就应该有大处,有高的理想。(或答不同意,一个人的学习不仅仅要注意大处,更要注意细节,做到多而精。) [解析] 这类题要求学生就这些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具有很强的思辨色彩。该题的答案是开放性的,只要考生能有自己的看法,并能对自己的观点作简要阐述,言之成理即可。但考生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即“一个人的学习,不注意大处,即使学得再多,又有什么用处呢?”考生可就“大处”和“多”进行思辨阐述。 三、(2003,南京市)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文中画线的句子“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怪特”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这一哲理的理解。 [答案]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求学之路,永无止境,永不知足)(对事物的认识不能靠主观臆断,要探索实践等) [解析]此题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对句子哲理的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理解这一句话的意思,才能答出对这一哲理的理解。此题比较宽泛,考生只要答出“永不知足”“学无止境”等相关内容即可。 四、(天津,2003)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题目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

文档评论(0)

ww9005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