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连体布设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doc
连体布设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地震响应影响分析
【摘 要】本文以实际建设的一项双塔连体结构为研究背景,考虑了单塔结构,不布设连体形成双塔结构以及连体分别布设在结构上部、中部、下部楼层五种工况,运用PMSAP软件对每种工况分别建模、分析、得出结论,以期为此种结构以后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双塔连体结构;连体位置;地震响应;
1.引言:
双塔连体结构由于外观新颖独特,可满足建筑师的设计需求,并可以良好地增加塔楼之间的交流互通能力,因此在工程应用中的优势日益显现。连体结构的重点在于连体布置,其中连体布设的位置,对双塔连体结构整体与连接体本身的地震响应有着显著的影响。本文研究工程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商务区,建设场地有八宝山断裂通过,该断裂为北京地区著名的断裂之一。依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建设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依据地勘报告提供的地表下20m深度范围内的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值及场地覆盖层厚度,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判定,本工程的场地类别为Ⅲ类
2. 结构模型的建立与结果分析:
考虑了5种工况,分别是单塔结构,双塔结构,连体布设于结构上部、中部、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 分别对各工况地震响应中结构振型,周期,楼层位移信息进行分析对比,主要结果如下:
(1) 结构振型与周期:
单塔结构振第一振型为结构短向(Y向)平动,周期为2.679s,第二振型为结构长向(X向)平动,周期为1.941s,第三振型为扭转振型,周期为1.636s,结构周期比为1.636/2.679=0.61,说明单个塔楼结构地震响应良好。
双塔结构前两阶振型均为Y向平动,分别为两塔楼同向平动与反向错动。第一平动周期为2.593s,第三阶振型为X向平动,周期为1.912s,第四阶振型为扭转振型,周期为1.615s,结构周期比为0.62。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上部的双塔连体结构第一振型为Y向平动,周期为2.647s,第二振型为扭转振型,周期为2.199s,第三振型为X向平动,周期为1.922s,周期比增加明显,数值为0.83,该项数值规范中的要求为≤0.9,对于结构布置特殊的,应≤0.85,说明结构扭转作用十分巨大。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中部的双塔连体结构第一振型为Y向平动,周期为2.570s,第二振型为扭转振型,周期为2.210s,第三振型为X向平动,周期为1.861s,周期比为0.86,超出了规范要求,超出了规范规定的周期比限制,说明结构受扭作用大,抗扭性能差。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前两阶振型均为Y向平动,周期分别是2.568s,2.289s,第三阶振型为X向平动,周期为1.821s,第四阶振型为扭转振型,周期为1.187s,结构地震响应类似于双塔结构。周期比为0.46,结构受扭良好。
(2) 楼层位移信息分析:
单塔结构模型X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75.26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017。单塔结构模型Y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106.03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866。
双塔结构模型X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73.58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180。双塔结构模型在Y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101.33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956。
连接体的存在使得最大楼层位移曲线与最大层间位移角曲线均出现突变,突变位置在连体布设楼层与相邻楼层处。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上部的双塔连体结构模型在X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74.32mm,最大楼层位移角为1/1116。在Y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125.35mm,最大楼层位移角为1/813。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中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70.09mm,最大楼层位移角为1/1111。在Y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104.29mm,最大楼层位移角为1/828。
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下部的双塔连体结构在X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70.20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202。在Y向地震作用下,最大楼层位移为100.39mm,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888。
3.结论:
(1)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上部与中部的双塔连体结构扭转效应远大于双塔结构和单塔结构.由于连体的存在,使得两个相对独立的塔楼形成一个整体,每个塔楼在地震作用下的平动效应都为这个整体的扭转效应做贡献,扭转振型提前,扭转周期增大。连接体布设在结构下部时,结构扭转效应增加不大,其振型、周期反应类似于双塔结构。
(2)连接体的存在使得其布设位置楼层质量明显增大,响应的地震作用力也增大,与相邻楼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展望十大投资主题系列-中国股市十大投资主题:先进制造篇.pdf
- 《脑卒中防治知识普及》课件.ppt VIP
- 《综合实践项目 健康生活宣传展演》(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哮喘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病例分析课件.pptx VIP
-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教案及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docx VIP
- 《危险驾驶罪》课件.ppt VIP
- 《我的幸运一天》-课件.ppt VIP
-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含参问题.pdf VIP
- 综合实践项目+健康生活宣传展演+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