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一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一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山东省鱼台一中2015—2016学年上学期人教版高三化学第一轮《物质结构和元素周期律》课件

(2)由以上元素中两两形成的化合物中:溶于水显碱性的气态氢化物的电子式为______,它的共价键属于______(填“极性”或“非极性”)键;含有离子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常见离子化合物是__________(写化学式),该化合物与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浓溶液加热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X与W形成的化合物与水反应时,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氧化剂”或“还原剂”)。 (4)用电子式表示W与Z形成W2Z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Ⅰ.(1)根据球棍模型可知,该物质的电子式为 所以X为第ⅤA族元素,Y为第ⅦA族元素,B项错误。 (2)由于Y为H元素,所以该物质的分子式为N2H4,N2H4分子之间形成氢键,使N2H4沸点升高易液化。 Ⅱ.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Z为O,Y为N,W为Na,X为H。 (3)NH4NO3是离子化合物,NH4NO3与浓NaOH加热时发生反应:NH +OH- NH3↑+H2O NaH和H2O反应生成NaOH和H2,H2O是氧化剂。 答案 Ⅰ.(1)B (2)N2H4 N2H4分子之间形成氢键,致使N2H4沸点升高易液化 Ⅱ.(1)H O (2)   极性  (3)NH4NO3 NH +OH- NH3↑+H2O 氧化剂 (4) 谢 谢 观 看! b.第三、四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有两种情况:第ⅠA族、ⅡA族相差8,其他族相差18。 c.第四、五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18。 d.第五、六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镧系之前的相差18,镧系之后的相差32。 e.第六、七周期的同族元素原子序数相差32。 (3)奇偶差规律 元素的原子序数与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族序数和该元素的主要化合价的奇偶性一致。若原子序数为奇数时,主族族序数、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均为奇数,反之则均为偶数(N、Cl元素除外,N元素有多种价态,Cl元素也有ClO2)。0族元素的原子序数为偶数,其化合价看作0。 (4)半径大小比较规律 在中学化学要求的范畴内,可按“三看”规律来比较粒子半径的大小: “一看”电子层数:当电子层数不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Li)r(Na)r(K)r(Rb)r(Cs) r(O2-)r(S2-)r(Se2-)r(Te2-) r(Na)r(Na+) r(Fe)r(Fe2+)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 越小。 例:r(Na)r(Mg)r(Al)r(Si)r(P)r(S)r(Cl) r(O2-)r(F-)r(Na+)r(Mg2+)r(Al3+)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均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例:r(Cl-)r(Cl) r(Fe2+)r(Fe3+) (5)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强弱规律 非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失电子,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置越靠前,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 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 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 ⑤若Xn++Y→X+Ym+,则Y金属性比X强 非金属性比较 本质 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 判断依据 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②单质氧化性越强,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 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 ④An-+B→Bm-+A,则B非金属性比A强 3.重视几个易忽略的问题 (1)比较物质非金属性强弱时,应是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的强弱,而不是非金属元素对应氢化物酸性的强弱。 (2)所含元素种类最多的族是ⅢB族,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在第ⅣA族。 (3)化学键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如稳定性等;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等。 (4)并非所有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都存在氢键,常见的只有非金属性较强的元素如N、O、F的氢化物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5)金属性是指金属气态原子失电子能力的性质,金属活动性是指在水溶液中,金属原子失去电子能力的性质,二者顺序基本一致,仅极少数例外。如金属性PbSn,而金属活动性SnPb。 (6)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元素金属性时,不要忽视介质对电极反应的影响。如Al—Mg—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Fe—Cu—HNO3(浓)构成原电池时,Cu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