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商报:在外温商缔造电线电缆产业“王国”.docVIP

温州商报:在外温商缔造电线电缆产业“王国”.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州商报:在外温商缔造电线电缆产业“王国”

电线电缆为电力行业和通信产业提供基础设施,占据着中国电工行业四分之一的产值,被誉为城市“神经”和“血管”,肩负着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配套的职能,是机械工业中仅次于汽车行业的第二大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在2012年中国电线电缆行业百强企业排名名单上,位列前两位的是中国绿宝电缆集团有限公司和上海胜华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背后的老板都是温州商人。大连温州商会会长、中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永芳告诉记者,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大型电站、西电东送、电网改造等重大工程的建设,使得电线电缆行业也随之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而较早进入这一领域的温州人获益匪浅。 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来,温州人在全国各地创办的电缆企业达上百家,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在这一行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重组并购扩张式发展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线缆生产基地之一,中超电缆、远东电缆、浦东电缆、江南电缆、宝胜电缆从江苏到上海,得益于区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这里造就了大批国内顶尖的电线电缆企业。 说起这一区域的电缆产业,温商张胜飞是一个绕不开的人。1997年,张胜飞和朋友携带着在东北经销电器积攒的1200万元来到上海,收购了当时已经停业、面临倒闭的南汇新场镇的一家集体企业――上海海新电缆厂。1998年春节过后,上海实施城乡电网改造,张胜飞当年便收回了收购成本。 此后,张胜飞带领下的胜华电缆不断攻城拔寨,掀起了一股电缆行业的重组并购潮。1998年,为扩大产能,张胜飞收购了周边的上海丝织三厂和上海苏菲亚鞋业有限公司,将纺织、制鞋工人变成了电缆工人,随后又收购上海浦江电缆厂;2002年,上海胜华电缆集团组建成立。 组建胜华电缆集团后,张胜飞没有停止扩张的步伐,又先后在国内陆续收购多家企业,分别成立上海胜华船舰电缆公司和核级设备公司、铝芯电缆有限公司;控股收购上海锦升电缆有限公司;2009年重组成都三电电缆厂,在都江堰建基地。 目前,占地600亩的胜华哈尔滨电缆园区已安装设备并投产运行,占地900亩的合肥产业园已全部建成投入生产,在全国形成6大生产园区,在上海建立6大生产基地,被评为中国电缆行业领袖企业和十强产销企业。 “在宏观经济增长放缓的情况下,兼并收购的阻力不仅减少,收购成本也可以降低。”张胜飞告诉记者,接下来胜华的重点工作仍是兼并收购。 在张胜飞看来,收购国有企业有几大比较优势,除了有现成的设备,人才储备优势相当明显。“我们了解这个行业,收购一个企业后,只要派四五个人过去,就可以让企业启动。”张胜飞说。 除了张胜飞,许多扩张较快的在外温州籍电缆企业,均采用重组并购的方式,来获得发展空间,如由温商倪建生创办的上海索谷电缆集团有限公司,通过重组并购加投资的方式,已经在安徽淮北以及内蒙古包头建立了生产基地。而由大连温州商会会长郑永芳重组的大连国有电缆企业,已经成为了东北地区最大的电线电缆生产企业。 快速发展源于技术创新 在进军电缆行业10年后,去年,郑永芳的中缆集团有限公司又做了一个向上跨越的大动作:投资8亿元做超高压电缆。郑永芳说,在原先的高中低压电缆的“红海市场”向超高压电缆的“蓝海市场”延伸,是他和企业面对发展主动的求变之举,在全国遍地的中低压电气企业里“杀出”一个东北市场。 在2002年,郑永芳和另外两位温商一起,注资2000万收购了停产9年的国企大连电缆厂,让大连电缆厂注册的“白云山”商标起死回生,当年就实现产值2000多万元。 2008年,郑永芳以白云山为母公司,组建了自己的航空母舰――中缆集团,集团以电线电缆产业为核心,同时涉足高低压配电设备、房地产、投资及进出口贸易等产业。随后,他几乎每年都做着扩张和更新生产线的变革。到2011年,“中缆”已经在“东北电缆行业老大”的高位上稳坐泰山。 为了谋求更大突破,他开始涉猎少人问津的超高压电缆。郑永芳说:“要想进军超高压电缆,掌握技术是第一关键的,包括研发、技术工人在内的研发团队,也是核心的竞争力。”他加大研发的投入,使团队扩大到100多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有84人。 同时,他又再次对电缆生产进行全面技术更新,重新购置了各种电缆制造和检测设备、仪器70余台,其中包括两条进口500千伏及以下交联电缆生产线、四条110千伏及以下交联电缆生产线等,主要配套设备均为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国内制造,以及配套设备300余台。 按照郑永芳的发展战略,2012年起,超高压的生产基地陆续搬进了普湾新区的占地面积28万平方米的集团总部。而后,一座高达120米的高压塔楼在基地迅速崛起,能够生产出东北地区唯一220kV高压电缆。 “企业的快速发展源于技术创新”,对于电线电缆企业未来的发展,上海浦东电线电缆集团董事长陈余义和郑永芳有着相同的看法。在陈余义的规划中,电线电缆企业应该不遗余力地加快技术创新、产品

文档评论(0)

dar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