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11讲省级区域
【答案】 (1)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少,气候干旱;大陆性强。 (2)东西接壤的地理位置;位于冲积扇,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有草原绿洲,土壤肥沃。 (3)经济发展,运输需求量增大;科技的进步;地域广,运距长;铁路运输运量大、连续性好、速度快、安全性高。 (4)毗邻中亚、南亚、西亚地区的地理位置,具有边境口岸的优势,有利于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有特色畜牧业和特色林果业,丰富的能源资源,有利于产业发展;国家给予政策、资金等支持;文化古迹众多,是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 考点剖析2 台湾地理特征 (1)台湾每年的水资源总量约641亿立方米,而能利用到的总水量约只有207亿立方米,仅占总水资源的三分之一。试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其原因。 (2)台湾岛森林树种丰富,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其形成条件。 (3)近两年来,台湾水果逐步进入大陆市场。请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台湾水果进入大陆市场的优势条件。 (4)根据图示信息归纳台湾工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5)海峡两岸经贸合作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请简要说明两岸各自的优势条件。 【解析】 该题以两岸经贸合作、台湾地形交通图、台湾主要工业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台湾自然地理特征及其对经济的影响、两岸经贸合作的条件等知识以及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从台湾地形交通图可以看出,台湾西部为广阔的平原,中、东部为山地,铁路呈环状分布于沿海平原,西部城市密集。从台湾主要工业分布图可以看出,工业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工业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根据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逐一分析设问。第(1)题,结合台湾降水时间 规律和地形特征可知,台湾径流季节变化大,水流急,因而利用有限。第(2)题,台湾属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山地面积大,因而垂直气候差异显著,造就了台湾森林树种丰富。第(3)题,成因与第(2)题类似,水果品种多,且由于纬度相对较低,故上市时间早。第(4)题,根据图示信息进行原因分析即可,台湾面积、资源有限、市场狭小,西部平原交通便利,人口、城市集中。第(5)题,台湾具有技术、资金优势,大陆有劳动力、土地、市场优势,二者可实现优势互补。 【答案】 (1)台湾岛属季风气候,流量季节变化大;岛内多山地,河床坡度大。 (2)地处热带、亚热带,纬度较低;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多;山地海拔较高,植被垂直分异显著。 (3)地形类型多样,光热充足,水果品种齐全,名优特产品居多;与大陆大部分地区相比纬度较低,水果上市时间早。 (4)特点:主要集中于西部沿海;“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为主。原因:台湾岛内资源有限,市场狭小;西部人口、城市集中,海运便利。 (5)大陆优势: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广阔的消费市场;台湾优势:先进的技术,雄厚的资金。 跟 踪 演 练 一、单项选择题 1.1971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 2.从1971年至2001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答案:1.A 2.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971年该地的水稻田面积占一半以上,而到了2001年,该地已基本无水稻田,因此水稻田变化幅度最大。第2题,该地农业生产逐渐由粮食向农副产品供应转化,说明区域内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占用了大量耕地,使弃耕地比重上升。 3.元、明、清三朝都把北京作为都城,北京的建设体现了中国都城传统的特点,其最鲜明的特色是( ) A.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身 B.城市的轮廓呈“凸”字形 C.中轴线突出,东西格局对称 D.城内有设计精美的皇家园林 4.“多中心”是指在北京市建设不同的功能区,其主要目的是( ) A.分散交通压力 B.吸引农民进城 C.减少北京市人口 D.控制北京市产业的发展 5.为了庆祝香港回归十四周年,某中学的黑板报开设了一个“是真是假”栏目。‘其中反映香港真实状况的是( ) ①香港位于珠江口西侧 ②是国际贸易中心 ③香港由香港岛和九龙两部分组成 ④香港人多地少 ⑤香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形成“前店后厂”的合作模式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 答案:3.C 4.A 5.B 解析:第3题,北京中轴线突出,呈东西对称,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皇权至上的观念。第4题,建立多个中心的主要目的是分散城市职能,缓解交通压力。第5题,考查的是香港的位置和范围、城市建设、国际地位、与祖国内地的合作模式等内容。其中,香港位置和范围的表述不正确。 二、综合题 (1)填出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①________省,②________海峡,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1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2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3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4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5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6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2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3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一章概率、随机变量及其分布第1讲.ppt
- 《创新设计》高考数学(浙江版文理通用)一轮复习课件:第八章立体几何第7讲.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1讲中国的疆域、人口和民族.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3讲中国的气候.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4讲中国的河流和湖泊.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9讲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8讲中国的交通.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5讲中国的自然资源.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7讲中国的工业.ppt
- 新课标版高二地理区域地理课件:第3单元中国地理第6讲中国的农业.ppt
- 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一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ppt
- 新课标物理一轮复习课件: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