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鉴赏之人物形象鉴赏素材.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歌作品的形象:   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2、指诗歌中诗人摄取的历史人物等: ③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 灰飞烟灭”的年少英雄周瑜 诗歌中三种人物形象: 3、抒情主人公,即作者的形象: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李白 ⑤ 《登高》中“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⑧ 《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二、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分析诗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4分) 【知识积累·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 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 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 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 热爱山川、哀叹昔盛今衰。 分析下诗的人物形象。(咏他人——咏自己) 贫女 秦韬玉 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 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 [注]①秦韬玉:应进士不第,在宦官田令孜府中做幕僚,后来被荐为工部侍郎。 ②俭:通“险”,怪异。时世:当代。白居易《新乐府·时世妆》:“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 ③压金线:用金线刺绣。压:手指按住,刺绣的一种方法。 【参考答案】 (步骤1)本诗描写了一位哀伤、惆怅的贫女形象。 (步骤2)她风采优雅、品德高尚、勤劳能干,针线刺绣精巧,但生于蓬门陋户,伤叹无媒人可托,只能为他人作嫁衣裳。 (步骤3)诗人借她表达了因怀才不遇、寄人篱下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分析下列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形象。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答案】 (步骤1)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步骤2)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步骤3)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参考答案】 (步骤1)诗歌塑造了一个饱尝辛酸、怀才不遇而又狂放孤傲的老人形象。 (步骤2)首句的“落魄”一词既写出了已往生活的辛酸也写出了现状的落魄;但“独立书斋啸晚风”一句却写出了一派孤傲狂放的气概;三四句以“明珠”为喻,既指画中葡萄也指自己的超人才智。 (步骤3)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当时社会的傲视和嘲弄。 * 鉴赏形象的要点: 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理解蕴涵在形象中的典型意义。 形象 景 物 人 ①《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傲岸不羁、蔑视权贵的李白 ②《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 ③“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④《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⑤“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集身世之悲与家国之痛于一身的杜甫 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少年英雄周瑜 ⑦《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 ⑧《雨霖铃》中“我”这一漂泊江湖的多情浪子 按照诗人创作的角度进行分类。 一、诗歌中三种人物形象: 1、指诗歌中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 ②《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焦仲卿 ④《陌上桑》中的秦罗敷 ⑦《李凭箜篌引》中的李凭 形象鉴赏 · 人 诗歌中三种人物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有敬亭山了解了。 扩写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

文档评论(0)

w44775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