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纲要.docVIP

《高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纲要.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规划纲要

高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前 言 “十二五”时期(2011年至2015年),是我市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全面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实现“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化,十年大跨越”宏伟目标极其重要的五年,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本规划根据《中共高州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高州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编制专项规划和其它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 一、发展基础及面临形势 (一)发展基础。 1、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2010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278.53亿元,比2005年增长77.0 %,全市实现财政总收入21.67亿元,比2005年增长159.2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6.15 亿元,比2005年增长133.8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7 亿元,比2005年增长100.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7.4 亿元,年均增长17.5 %,外贸出口总额1.46亿美元,年均增长24.7 %;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91.95亿元,年均增长13.6 %,;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61.6亿元,年均增长 12.8 %。全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0821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828元,年均分别增长7.98 %和 7.77 %。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全面推进“兴工强市、兴农安民、兴商旺市”发展战略,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05年的31.9 ∶ 33.8∶34.3 调整到2010年的 25.2∶28.9 ∶45.9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工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工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42.75亿元提高到 2010年的75.74亿元,年均增长12.1%,主导地位不断增强。皮手套、铸铁件、医药保健等传统支柱产业优化升级加快,玩具、电子等新兴产业已初步形成。特色现代农业加快发展,生猪出栏量居全省各县(市)之首,水果总产量、肉类总产量、禽蛋产量、水产品产量、牧业产值等主要指标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培育发展了曹江鲜淮山、云潭“爆皮王”番薯、石鼓罗非鱼、大井鸡蛋等一批新的特色农业基地。杨氏农业有限公司、顺达种猪场、宏益鳄鱼开发有限公司三家农业龙头企业入选省现代产业500强。第三产业繁荣兴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房地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色旅游业成效显著,五星级高州乐天花园酒店开业,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上升。 3、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 重点工程稳步推进。桂圆中路、东方大道(二期)、市生活污水处理厂等六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高州二中新校区、市第二小学、石鼓职中西校区等重点工程稳步推进。城市品味不断提升,建成了怡景新城、康泰华都、清华园等高尚的现代住宅区。交通运输网络进一步完善,全市公路通车里程增加到1968.2公里,新城东客运站客运大楼即将竣工,全面完成了镇通村委会公路水泥硬化任务,全市行政村客车通车率达90%。城乡电网建设进一步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禾岭子泵站灌区应急、城区防洪工程等重大工程加速推进,城乡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有效改观。 4、其他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教育保持全省高考第一县(市)地位,高中入学率、大学毛入学率居茂名各县(市、区)首位,基本实现“普高”目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等工作扎实开展。医疗卫生享誉省内外,市人民医院被誉为医改的“高州模式”,荣获首届中国医院科技创新奖,“高州模式”广受肯定。科技工作有新进展,争取和组织实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1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35个、市县级项目76个;文化建设有新突破,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工作稳步推进。计生工作由二类升一类,成功创“国优”。养老、医疗、低保、就业等社会保障得到加强,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100%。扶贫开发“双到”工作经省考核获优秀等次。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平安建设获得全省先进。救灾复产工作扎实有效。全市已垦复灾毁农田7039亩,抢种改种农作物33750亩,修复坡坝394宗、灌渠12.9公里。目前已有883户全倒户入住新居,全倒户2011年春节前可全部搬进新居。一些规划重新建设的道路、桥梁、水利、校舍等项目正在加紧设计和施工。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规范了公务员津补贴,政府行政效能不断增强,政府职能加快转变。市党政班子科学发展观考核评价排茂名6个县(市、区)之首。 “十一五”期间,我市先后获得了全国法治创建先进单位、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县(市、区)、农业综

文档评论(0)

34shart09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