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宫廷舞蹈的发展与审美意蕴.doc
中国古代宫廷舞蹈的发展与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舞蹈的流变,反映着整个民族的审美。中国宫廷舞蹈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是中国数千年舞蹈文化与精华的典型和代表。“宫廷舞”,一种是用于礼仪祭祀;一种是用于欣赏娱乐;一种或是两种功能兼而有之。有些是创作产生于宫廷,有的则是根源在民间,为了适应宫廷的需要,有所改编或加工。它们既在宫廷演出,也在宫外贵族士大夫或民间其它场合演出。这里所说的“宫廷舞”,是所有宫廷表演或创作的舞蹈。
人类最初创造舞蹈,并非供他人欣赏娱乐,而是为了宣泄自身的感情,并与他人交流思想情感而形成的肢体语言。当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形成了不同阶级以后,舞蹈才从自由、自娱的群体性活动,部分地进入表演艺术领域,出现了以观赏舞蹈享乐的统治者,同时也出现了专为他人表演舞蹈、以表演舞蹈为生的专业舞者(乐舞奴隶、歌舞伎等),宫廷舞蹈也就应运而生。它勾画着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轨迹,代表着中国古代舞蹈的整体水平。
从整体来看,中国宫廷舞蹈可以分为形成期、发展期、高潮期、转折期和结束期五个历史演进阶段。从夏朝到西周,是宫廷舞蹈的形成期;春秋战国之交到汉末,为其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是宫廷舞蹈渐次推向高潮的时期;宋元,是宫廷舞蹈的转折阶段;明清,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宣告了中国宫廷舞蹈历史的结束。中国宫廷舞蹈在其历史演进的过程中,各阶段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此,不如让我们一同观望夏朝至汉代宫廷舞蹈的产生与发展阶段有着怎样的面貌。
[夏商]
相传夏朝的末代统治者桀时期,宫中有“安乐”三万人,早晨她们歌舞的声音会传到大街小巷。《吕氏春秋?侈乐》载:“夏桀、商纣作为侈乐,大鼓、钟、磐、管、萧之音。以钜为美,以众为观,耳所未闻,目所未见。”可见当时的奴隶主对乐舞的审美追求是豪华壮观、新奇瑰丽。《史记?殷本记》还记载:纣强迫著名音乐家师延“奏迷魂淫魄之曲,以观修夜之娱”,作“靡靡之乐”“北里之舞。”其中很可能有表现男女情爱或性爱的内容。后世称不健康的黄色歌舞为“靡靡之乐”可能由此而来。传说中奴隶制时代的这些歌舞可算作“宫廷舞”的源头。
[周朝]
约公元前1046年商亡,周朝建立,周王朝的建立,逐渐从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过渡,武王去世后,年幼的成王即位,周公、召公辅助成王治理国家。为了巩固社会秩序,强化统治力度,强调乐舞的教化作用,以不同规格的乐舞,作为划分不同等级的标志之一 ,制定了一整套礼乐(舞)制度,――即“雅乐”。“雅乐(舞)”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中国 “宫廷舞”的正式诞生,当时宫廷设置了相应的乐舞机构,如大司乐等掌管各种礼乐事宜。
周时集中整理的这一套“雅乐”体系中,主要包括:“六舞”(或称《六代舞》)和《小舞》(或称《六小舞》)。
从舞蹈形式和内容上分析:《六代舞》集中了从原始时代到周初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出现的歌颂某些杰出的氏族领袖或氏族联盟首领的乐舞。《六小舞》是教育“国子”的课程之一。
所谓“国子”是“公卿士大夫子弟当学者,谓之国子”(注:裘锡圭《释万》引《历代钟鼎彝款识》),周代只有贵族子弟才有受教育的权利。《六小舞》也用于祭礼,其舞蹈形式,大多是从原始时代经商至周流行的民间舞。
西周初年建立的“雅乐”舞,一直被尊称为“先王之乐”,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传承不断。历代封建王朝都要增修“雅乐”,歌颂当朝皇帝的文德与武功。同时对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据《宋史?乐志》载:(政和)七年(公元1117年)二月高丽要求宋朝“赐乐”,宋徽宗令大晟府送乐谱给高丽,并加以教习。于是宋朝宫廷乐舞,正式成套传入了高丽。另据《高丽史?乐志》载宋赐乐器、乐谱给高丽是在公元 1114年。与《宋史?乐志》所载相距3年。
周代是我国舞蹈史上第一个集大成的时代,它继承整理了从原始时代到周代一些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型的舞蹈。由于有了这次的汇集整理,使《大韶》、《大夏》等乐舞,流传数百年甚至上千年。以至在春秋时代,公元前544年吴国季扎,在鲁国还看到过《大韶》《大夏》和《大武》的演出,约公元前517年孔子在齐国闻《韶》。
1996年10月北京举行了“韩国文化周”,韩国国立国乐院在北京世纪剧院展演了“宗庙祭礼乐”,节目单说明“宗庙祭礼乐起源于中国儒家思想,流传到韩国,作为民族的宝贵遗产,流传至今。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山东曲阜孔子故乡,“雅乐”仍在流传,作为一种“活”的文物加以保存,并向世界各地的游人展演。
西周首创的“雅乐”,虽一直被尊称为“先王之乐”,但到了东周的春秋、战国时代,由于铁器的发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改变,完成了封建领主制向封建地主制的转变。这一社会变革必然影响到上层建筑的改变。用于祭礼的雅乐,刻板僵化的形式,已不受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