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血本无归的总是老年人.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为什么血本无归的总是老年人.doc

为什么血本无归的总是老年人    第二届上海互联网金融博览会上,中老年客户很受欢迎。   近几年盛行的各种P2P公司,挤满了前来咨询的中老年人。在上海各大会展中心举办的各类金融博览会,也是人头攒动。其中绝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如果你与其中一位老人细细攀谈,他可能会偷偷告诉你,高达12%年化利率的P2P已经无法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胃口,他们已经开始跳过传统P2P平台直接投资企业,这种模式被称为企业自融。其利率高达年化24%,加上红包及返点,整体回报率甚至超过40%年化。   常人印象中小心谨慎的老年人,为何会涌向如此激进的高风险高收益投资?   自融的诱惑   今年61岁的赵老伯是一名退休海员,他就是一个自融性公司的投资常客。2014年4月,他在投资P2P公司过程中认识了个“朋友”。酒过三巡,朋友偷偷告诉他一家“广西兴牧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正在上海进行融资,利息很高。将信将疑的赵老伯对该公司进行了实地考察,上海分公司位于普陀区某商业广场,探访之后,他深信这是一个绝佳的投资机会,前前后后总共投入了20万元自己的积蓄。   “这家公司是养牛的,属于农业类,农业是国家政策扶植的。更何况,民以食为天,牛肉总有其销售市场。这家公司曾经甚至上过CCTV-7魅力城乡的节目。”这些都是赵老伯深信不疑的原因。即便合同只有薄薄的一张纸,并且规定了提前赎回需要付高达30%的违约金,赵老伯仍旧义无反顾。   然而,事情并未像他想象中那样顺利发展。由于赵老伯重金投资,他与老伴得以参加公司组织的广西实地考察及桂林旅游。在对总公司进行实地探访后,赵老伯的心凉了半截。   到达广西桂林后,公司大巴又开了三四个小时,绕过一座座大山,进入公司基地所在地。在这里,赵老伯见到了宣传片中的厂棚,却并没有见到公司总经理卢祥军口中的“500头牛”。细心的赵老伯数了厂棚里所有的牛,发现这里甚至都不到100头牛。对此,兴牧源公司总经理卢祥军的解释是,我们剩余的牛群是以农户承包形式散养在农家。甚至出示了公司与农户签订的部分协议书。   虽然实地考察令赵老伯不甚满意,但考虑到高额的违约金,在同行的投资伙伴“如果好的公司也不找老百姓融资了”的安慰下,赵老伯只能稳定自己的情绪,说服自己对公司进行更多观察。   仅仅一个多月后,当赵老伯再次前往上海分公司所在某商业广场的19楼办公室时,却发现已经人去楼空。这下赵老伯开始着急了,他开始给他的业务员打电话,该公司相关人员却一律关机。最后他得知,公司总经理卢祥军已被福建警方抓获。而此时,卢祥军账面上只有区区7万元,根本无法偿还他所欠下的千万巨债。这意味着,赵老伯的投资都将血本无归。   赵老伯的遭遇并不罕见。73岁的张老伯知道自融公司以后,也觉得这钱生钱的生意是个好办法。看别的“大户”投资手笔都不小,他也怦然心动。缺少本金的他未经儿媳同意,将她的钱投入自融性公司。拿了三个月利息后,公司突然跑路,面临坏账的张老伯被即将到来的家庭风暴折磨得无法入睡。   82岁的吴老伯将毕生积蓄80万元投入自融性公司,得知所投公司无法偿还其投入后,吴老伯一气之下溘然辞世。此时,其子女首次获悉父亲在外的投资。而这样因为投资失败,健康状况一落千丈,甚至一病不起的老年人大有人在。   自融性投资受害者虽然个人情况不一,但踏入圈套的步骤都很类似,因为企业的剧本如出一辙。   第一步,企业先用吃饭、送礼物等小恩小惠吸引老年投资人,请他们来“听课”,介绍自融企业的背景,以及许诺的高收益。当你开始将信将疑随企业的客户经理前往他口中的自融性公司进行详细了解时,就踏入了这个圈套。   初步打动投资者后,企业会组织意向投资者去外地考察企业的工厂或研发中心,很多老年人受到“免费旅游”的诱惑,乐得携家带口参加。而一趟考察下来,只要不出大纰漏,盛情难却之下自然乖乖奉上真金白银。当然,经过企业精心包装的考察之旅,老年人很难看出猫腻。   此外企业还有一招,就是让老客户带新客户入圈,许以高额回扣,因为比起客户经理的推销,熟人之间的口碑营销杀伤力大得多,简称“杀熟”。   71岁的李阿姨最近陷入了不眠之夜,因为她觉得自己“坑”了好友。她投资自融性公司已有三年,但是每笔投资金额都很小,只有一两万。“我自己的投资从来没有坏过,但是我也不敢多投。有次我带我的好朋友去公司看看,本想让她投个一两万玩玩,谁知道她把自己所有的积蓄18万元都投进了公司,我很替她担心。她是一个老姑娘,存这么些钱也不容易。虽然她说不怪我,但是如果坏了,我总归是有责任的。”李阿姨带领好友进了自融投资圈后,由于外出游玩,没能及时制止朋友“危险”的行为。她从中拿到一个点的回扣,得到了1800元现金。但是这笔钱让她很不安。虽然朋友表示愿意承担相应的风险,但李阿姨仍替好友的命运担忧。 在各大

文档评论(0)

fa159y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