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ocVIP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doc

创设教学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摘 要】 创设教学情境,可以把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操作、探究、体验、讨论、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终身发展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丰富。怎样创设问题情境,才能既有利于学生探究,又能取得教学的实效呢?   【关键词】 创设情境 教学环境 原则   教学情境是以特殊的教学环境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视觉和精神上的刺激,教学情境也是通过不同的环境氛围对学生进行促进式的一种教学方法。针对不同的课程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情境,把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饶有趣味,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操作、探究、体验、讨论、合作中学到有价值的、终身发展必备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伴随着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得到了丰富。本文主要谈谈教学情境的几种类型和应遵循的几条原则。   一、课堂情境不同的类型   1.问题情境   教师提出具有一定概括性的问题,让学生去一步步去探究,学生单凭现有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此类问题很困难,于是就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形成一种教学情境。例如在教学《认识平行四边形》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想想怎样把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生1:我用四根小棒围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生2:我在格子图里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生3:我用剪刀剪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生4:我在纸上用直尺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师:你们做平行四边形的时候注意了哪些点?从而得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创造性地解决了问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深刻性。   2.故事情境   教师通过讲数学知识发现的故事、有关数学家的故事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在此基础上学习数学知识,并接受思想教育。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在课堂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猴去郊游,分桃子和蛋糕”让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产生求知欲,融入到学习的过程中。   3.实验情境   有些数学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教师设计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在实验的情境中进行有效学习。这样,就给学生提供了创新思维发展的空间,提高了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4.竞争情境   教师设计一些数学问题,将学生分成小组,创设小组之间进行比赛的情境,让学生之间开展竞赛,比准确、比速度、比技巧。通过竞赛,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数学教学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设疑问、立障碍、布迷局、揭矛盾,那么,就能使学生对数学知识处于“心欲求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从而引动学生探究,达到激发思维的目的。这一教学策略的本质就是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创设情境应遵循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帮助学习者理解、内化学习内容。情境的创设一定要有利于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达到为教学服务的目的。例如在教学《合并同类项》时,我采用了创设了如下的情境:师:星期六早晨,小红准备去早餐店买早饭,爸爸让她买2个肉包,1个烧饼,2盒豆浆;妈妈让她买1个烧饼,3个肉包,3盒豆浆,1盒豆腐花;爷爷让她买1盒豆浆,1个肉包,一个烧饼;奶奶让她买1个肉包,2盒豆腐花。请问:小红采用什么方法,才能很快地记住她该买哪些东西,买多少呢?生:应该记住一共买几个肉包,烧饼和几盒豆浆和豆腐花。师:这是运用了什么方法?生:是把这些东西都分类。通过这样一个简单的情境,学生独立思考、细心观察,并在探索中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解决此类题的方法,向同学们灌输“分类”这一思想,为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奠定了基础。   2.启发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构建数学知识系统,注重实际应用,创设一个能让学生自主实践的开放性的情境,给学生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和探索者。例如,《乘法分配律》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断:师:合唱节马上就到了,王老师去为学校合唱团的队员选服装,买了四条裤子和四件夹克衫,每条裤子45元,每件夹克衫55元,求王老师共要花多少钱?生:400元。师:怎样列式的?我请同学回答。生1:45×4+55×4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生1:我先算出四条裤子的价钱和四件夹克衫的价钱,然后把价钱相加。师:还有别的方法吗?生2:(45+55)×4师:你是怎样想的?生:我先算一套衣服的价钱就是一条裤子和一件夹克衫的价钱,再算四套的价钱。师:他们的得出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我们中间可以用什么号表示?生:等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45×4+55×4 =(45+55)×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