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文字作业.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古文字作业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读后感 学校:内蒙古大学 学院:蒙古学学院 专业:历史文献学 学号姓名: 白哈斯格日勒 班级:12级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读后感 《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是1984年8月初,来自全国的少数民族古文字研究者参加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由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8月出版。本书涉及到很多种少数民族古文字,这些文字分别有佉卢文字、焉耆——龟兹文、于阗文、突厥文、回鹘文、察合台文、西夏文、吐蕃文、傣族文字、彝文、纳西族古文字、契丹字、女真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字、朝鲜文字、满文等。我国少数民族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少数民族古文字,不仅促进了本民族历史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光彩夺目的历史文化宝库增添了重要的内容。读《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这本书后,对古代少数民族古文字有了以下浅薄的认识。 一、据研究关于“佉卢文字”的名称的词源与涵义有不同的观点。马雍在《古代鄯善、于阗地区佉卢文字资料综考》里认为“佉卢文字”是一种文字符号,用这种文字书写的语言并不称为“佉卢语”。“佉卢”二字是“佉卢虱吒”一词的简称,该词来源于梵文。 “佉卢虱吒”在印度语中的意义为“驴唇”,这既在梵文中找到实有的根据。认为“佉卢文字”是出自印度语是没有理由怀疑。1 佉卢文字的母体阿拉美文字是由古波斯帝国的征服者引进印度河流域的。“佉卢文字”在古代曾使用印度西北部、巴基斯坦、阿富汗、苏联境内的乌兹别克、塔吉克、土库曼等地以及我国新疆昆仑山北麓的古于阗、鄯善一带。 二、关于焉耆—龟兹文的研究包括语法、文献和语言史等几个方面。据研究焉耆——龟兹文是三至九世纪居住在我国新疆地区的操印欧语系语言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文字,十九世纪末发现于新疆的库车、焉耆和吐鲁番等地。这是一种印度婆罗米字母斜体,同于阗文字形相似,旧称“吐火罗语”。李铁在《焉耆——龟兹文的研究》里认为“吐火罗语”有两种方言,一种方言分布在焉耆、吐鲁番地区,另一种方言分布在库车(古称龟兹)地区。法国考古学者已经发现了真吐火罗语,赞同把“吐火罗语”改称焉耆——龟兹语。1980年在北京举办的中国民族古文字展览会上,就正式把旧称“吐火罗语”改为“焉耆——龟兹文”。 三、于阗文是使用在古代中西交通的今新疆和田一带。黄振华在《于阗文研究概述》里认为“公元六世纪以前,于阗地区通行汉文和佉卢文,在公元六世纪后,则通行汉文和于阗文”。佉卢文和于阗文都来自印度,不过文字渊源各有不同,佉卢文源出于阿拉美文字,于阗文源出于印度婆罗米文字的笈多王朝字体。 于阗文有楷书、草书和行书三种,字多合体连写。有很多字母和古藏文相似,两者的附加元音符号也相同。现存于阗文献以佛经居多,是研究于阗佛教甚至西藏佛教的第一手资料。我国的于阗文研究目前还是一大空白,这主要是由于几乎全部于阗文文献原件都已流散国外。 四、据我国汉文史籍记载六世纪左右突厥人已有文字。关于古代突厥文的起源有各种意见,大体确定为古代突厥文为我国历史上曾活动于蒙古草原的突厥汗国(552——744年)和回鹘汗国(744——840年),使用的文字。这种文字除为突厥汗国和回鹘汗国使用外,也为古代居住在叶尼塞河流域的黠戛斯人(今柯尔克兹人的祖先)使用。古代突厥文,因其在外形与古代日耳曼民族使用的如尼文相似,也有人称为古代突厥如尼文。又因这种文字的碑文在蒙古鄂尔浑河流域和西伯利亚叶尼塞河流域发现,所以也有人称为鄂尔浑——叶尼塞文。 古代突厥文解读方面俄国拉德洛夫和丹麦著名语言学家汤姆森很有名。关于古代突厥文的音节方面,很多学者都认为是古代突厥文是音节文字。耿世民在《古代突厥文》里认为“古代突厥文是一种音素、音节混合型文字”。西德普里察克认为古代突厥文完全是一种音节文字。古代突厥文碑文研究以及新碑的发现,对古代突厥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苏联人提出阙特勤碑、毗伽可汗碑是用用韵文写成的说法,目前尚未定论。但看来散文中插有韵文是可信的。古代突厥文写成的碑文看作是突厥各族的第一批文学作品。 五、回鹘文也称回纥文自唐代至的《金光明经》回鹘文译本,证明这种文字一直到17世纪仍在使用。? 马雍《古代鄯善、于阗地区佉卢文字资料综考》载于《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半)的地10页。

文档评论(0)

lunwen197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