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剧“十大行”生存状态调查.docVIP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汉剧“十大行”生存状态调查.doc

汉剧“十大行”生存状态调查   一、汉剧的承载:人与行当    “人在戏在,人去戏没”并不仅仅是一句悲凉的感叹。对于戏曲文化而言,它告诉我们,人的承载是不可或缺的。汉剧同其他的传统文化一样,正在经受着生死的决择,它所遭受的危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人的危机、人才的危机、人文的命运危机。    1. 建国以来的人才培养    (1)历届训练班概况    解放初期,武汉市在美成(今清芬剧场)、民众乐园、满春、长乐、清江等均有汉剧班社。1950年实行公私合营时,这些民间团体逐一合并,结合成新型剧团。由于历史原因,人员老化问题日益严重。1951年,美成戏院招收了一批常年在戏院门口卖瓜子、擦皮鞋的孩子跑龙套,计有二十余人。中南大区撤销时,武汉市组建戏曲学校,挽留一批中南戏校老师继续任教。    因戏曲人才培养周期长,需六年时间,53级学生到1959年才能毕业,不能立即解决舞台青黄不接问题。因此,由剧团出资,于1957年、1858年先后招收两批学员,分别叫“汉剧团培训班甲班”和“汉剧团培训班乙班”,以科班模式进行传承:当年剧团的老演员,年龄较大,有些还没有儿女,学员们在学戏的同时,也照顾着老演员的日常生活。    1959年,戏校53级学生分配到汉剧团,加上57级训练班学员,及时地为剧团补充了新生力量。同年,武汉市戏曲学校汉剧科又招了第二届学生:演员60名、乐队15名。为补充教学力量,李四立、刘金屏、刘金凤、李长芬 等一批有造诣的演员自愿告别舞台,充实到教学一线,1958年武汉汉剧团训练班乙班学员也全部转并到戏校学习。    当时的国家政策是戏校学生的学习费用全免,吃、穿、住都由国家负担。但遇到1961年的自然灾害,财政不支,戏校被迫撤销。59级学生因学制没有达到,就组成了一个实验剧团。这个班以传统剧目教学为主,因为学习年限缩短,相对于前届的学生,所掌握的传统剧目便不算多,但每个行当至少也有十出。    1966年后,“工宣队”进驻汉剧院。传统戏、新编历史剧,甚至现代戏逐步停演,“样板戏”占领舞台。在“左倾思想”的指导下,1970年招收了一批“工农兵”子弟“净化舞台”。人以“样板戏”中的李玉和形象为标准,相貌英俊,身材高大。这批学生没有用传统戏曲的教学模式训练,主要以基础练习和样板戏表演为教学内容。    1978年恢复传统戏,前几届学生经过文革的洗礼,年近中年。这种情况下戏校于1980年又招了一批学生。包括邱玲、王立新、刘玉凤、范正兴、李青、卢玉华、黄志勇、邓敏等。    1988年又招收一批培训班学员,主要以文艺界的家属后代为主,属戏校代培生。由于学习过程的非规范性,在戏剧理论、传统表演及技艺技巧等基础方面,均相对薄弱,但他们长期耳濡目染,也能胜任一定的剧目演出。    1996年招收20世纪最后一批学生。由于处在社会变革的大背景下,教学思想有所波动,传统的衰落也反映到艺术教学层面,师资力量开始显现不足,但也有几个好苗子,如:余少群、陈思思、耿丽雅、王黎、焦浩等。    (2)历届科班培养的各行当人数    下面的表格是武汉市汉剧人才培养的情况,不涉及省属院团。59级的人员中包括57、58、60年的武汉汉剧团训练班学员和59级戏校汉剧科学生。70级戏校学生因没有行当的划分,没被纳入表格中。另:乐队的学生没有列入。   上表人数反映的是各行当人员结构的基本面貌:   ① 上世纪50年代的学生人数多于80年代后的学生;   ② 生、旦、贴、外的人数多于净、夫、杂的人数。    在实际的情况中,53级的学生一部分留校当教师,一部分从事其它工作,只有30人到汉剧院工作。其中末4人、净2人、生5人、旦5人、丑4人、外2人、小4人、贴2人、夫2人、杂无人;59级的部分学生在70年代时响应党的号召,下到地方支持区县剧团。留在汉剧院的有46人,其中末4人、净4人、生6人、旦7人、丑5人、外6人、小3人、贴7人、夫3人、杂3人。现在这批人已都是6、70岁的老人,其中有些人已离世。健在者早已告别舞台,仅有几位还能教戏。如今的汉剧舞台上,80届以下的毕业生是活跃者。    2. “文革”中的个人命运    1942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的阶级属性和政治属性。他指出“一切文化或文学艺术都属于一定的阶级,属于一定政治路线”、“无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的一部分”。自建国后的二、三十年中,这一思想路线一直贯穿在文学艺术的创作和演出当中。“文艺的政治化”或“政治的文艺化”被作为道德规范统领了整个文学艺术领域。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降,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服务”的方针被所谓“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所取代。传统剧目和新编历史剧依次受到批判,戏曲的娱乐功能被政治宣传取而代之。戏曲,不再

文档评论(0)

guan_so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