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5章管内强化传热学解析
第五章 管内壁面扰流强化传热 管内粗糙元、扰流子、管内翅片等 处理表面:铸造、热轧、冷作、烧结金属丝网、机械加工、电化学腐蚀等方法形成多孔表面、或锯齿形表面。 5.1壁面扰流强化传热机理 管内湍流热流密度 对于湍流如果采用扭曲带等插入物,由于主流部分εh的平均值已经很高,且中心部分的q值比壁面上的低得多,因此主流部分的温度降的减小是很有限的。所以在湍流状态下,应该采用壁面扰流装置,而不是管内插入物。 Pr数较大的流体采用近壁扰流装置的收益较大。 壁面扰流装置的种类众多,但机理大同小异,都是当流体经过这些扰流装置时产生流动脱离区而形成强度不同、大小不等的旋涡,增强了近壁区的湍流度,从而提高液体与壁面间的对流换热系数。 如果粗糙肋的节距过大,流体经脱离区达到传热面后,由于没有得到后面粗糙肋及时的继续扰动,在传热面上将形成层流底层并逐步增厚,传热效果降低; 而s/h≤5,流体经粗糙肋时发生的旋涡不能充分发展,涡旋强度减弱,难以考虑到增强传热作用。 最佳的s/h大体在7~10之间。 粗糙肋的最佳形状及几何参数 螺旋肋与重复肋的传热性能接近,而前者加工更为方便。对粗糙肋而言,它与管子轴线成50~60度时的强化传热性能指标 最高。 在粗糙肋端部表面上有很细凹槽(二次粗糙元)时可使阻力下降6~8%; 粗糙肋宽度的增加将使流体的阻力及换热强度下降,而阻力下降得更快些; 粗糙肋端部沿流向作成下倾斜面,也能使流体经过粗糙肋时的阻力减小; 粗糙肋端部及根部作成小圆弧形,可以改善粗糙面的传热性能; 当粗糙肋节距较大时(s/h10),如果在肋间表面上加设沟槽,可以使传热性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维粗糙元与二维粗糙肋 通常,连续的肋或槽都属于二维粗糙元,流体流过这类粗糙面时,沿高度和流向的速度是变化的,形成二元流动。 如果粗糙肋或槽沿横向是断开的,于是这些粗糙元就变成一个个独立的突起物或凹坑,流体经过时形成三元流动。 St与Nu一样也反映 换热系数h的作用。 5.2 碾轧槽管的传热性能与流动阻力 轧槽管是一种性能优良且较容易加工的粗糙元形式。 从圆管外面按照设计要求碾轧出一定节距和深度的横槽或螺旋槽,在管子内壁就形成凸出的横肋或螺旋肋。 可同时对管内外两侧流体起到增强传热的作用。 管内形成的扰流元件是端部呈半圆形而根部为圆弧形的连续肋,有助于减小阻力和提高换热系数。 横槽管 内径为13.8mm的黄铜管上碾轧h/D=0.025~0.11, s/h=9~45的16种横向轧槽 管,以空气做试验。 换热系数随h/D的增大而变小,但s/h的最佳值增大。 h/D的最佳值大约在0.03~0.04。 更大的h/D值能够使换热系数进一步提高,却会引起过大的阻力损失。 管外半圆形凹槽的传热性能也可比光管高出30%~50%. 螺旋槽管 在s/h7,Re≥104及Pr≥ 0.7情况下,h/D=0.037时达到St数的第一个最大值。 在s/h7及h/D不是很大时,换热系数总是随着h/D和h/s的增大而加大;传热面积F随着参数h2/(Ds)的增大而减小。 应用螺旋槽管对于Pr数高的流体得益较大, h2/(Ds) 0.6后趋于水平,可见过分增大螺旋深度h值是没有意义的。 单程螺旋槽管的螺旋角β并不是独立的,它是s/h和h/D的函数。 由于轧槽方法不同,材料性质的差异都影响螺旋槽管的性能,而管内半圆形突起物的具体尺寸又难以测量,任意选用他人的经验公式往往会导致较大的误差。 对于一般二维或三维粗糙管,其流动阻力的增加率往往超过换热系数增加幅度。但对于螺旋槽管,在h/D≤0.022时,可以实现换热系数增加的幅度超过阻力系数。但其换热强化比一般不超过2。 轧槽管对于管内流体的膜态沸腾换热可增加3~8倍;对于泡核沸腾换热强化比为1.8~4倍;对于过冷沸腾只能增加30~40%。 应用 冷凝器:同时增加管内冷却水和管外凝结蒸汽对管壁的换热。对管内冷却水的传热可增加2.5~3倍,对管外蒸汽凝结换热系数能提高2~3.4倍。美国通用油品公司采用螺旋槽管作为电厂冷凝器传热管,使冷凝器内管数减少15%,长度缩短44%,节省总传热面积30%,设备投资费用下降近10万美元。 螺旋槽管用于火管锅炉管内烟气传热,使锅炉钢材消耗量下降一半。 螺旋槽管用于余热锅炉,换热系数1.5增加倍,阻力增加2倍。 轧槽管外壁的凹槽还能减少管壁上的盐分沉淀,不易结垢。 5.3 带内翅片圆管内的对流换热 由于管内空间有限,翅片高度和翅片数目都受到很大限制,因此翅化率Ff/Fs比外翅管要低得多。 管内翅片在存在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传热面积,而且也较大地改变了流体在管内的流动型式和阻力分布。 湍流运动时,需要比较相同泵功率下各种内翅管的换热系数,作为评价准则。 层流运动时,流体的换热准则Nu与Re无关。 湍流运动时,直翅片的存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5章流程控制与逻辑运算解析.ppt
- 第5章混凝土帷幕法解析.ppt
- 第5章机械设计基础齿轮传动解析.ppt
- 第5章潮汐调和分析及海洋垂直基准面解析.ppt
- 第5章现代公司治理结构解析.ppt
- 第5章用户界面开发解析.ppt
- 第5章程序调试与异常处理解析.ppt
- 第5章硅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解析.ppt
- 第5章砌体材料解析.ppt
- 第5章第1节《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课件(共33张PPT)解析.ppt
- 多点监督与特征融合校准:目标检测算法的创新与突破.docx
- 南宁市门诊HIV_AIDS患者抑郁状况剖析与影响因素探究.docx
- 医疗过失犯罪中客观归责理论的精准适用与深度解析.docx
- 南宁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docx
- 清解瘀毒胶囊对脑出血大鼠血红蛋白毒性作用及机制探究.docx
- 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农村小学教师培训:现状、问题与突破路径.docx
- 泉州开发区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区域经济与市场环境的分析.docx
- 能源利用效率与经济增长方式的深度耦合及中国战略抉择.docx
- 分布式信号波达方向 - 时延联合估计算法的深度剖析与创新探索.docx
-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精神传播的创新变革.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