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希求幸福须存忧患之心.doc
希求幸福须存忧患之心
从辩证法的观点看,世界本身就是矛盾的,是富含变化的集合体。就幸福而言,它本身也构成一个矛盾体,幸福总是相对于不幸而言,世人永远是在痛苦烦恼的纠缠中追求着幸福和快乐,而且个人幸福的实现需要承担对公众幸福的责任。我们要希求幸福快乐就要有忧患之心,不仅个人要居安思危、存不忘亡,更要有忧国、忧民、忧天下、忧后世的责任和情怀,如此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幸福感。
幸福与不幸是一对孪生姊妹
有个故事:古印度有一个穷人,他早晚虔诚礼拜财神功德天。两年后,他家来了一位美丽端庄、衣饰华美的女郎,他惊讶地问其姓名,她说:“我就是你天天朝拜的功德天。”穷人连忙施礼,请她坐下。这时外面又有人推门而进,是一位相貌黑丑、衣衫脏破的女郎。穷人立即质问她是谁,并欲赶走她。丑女说:“我叫黑暗女,是功德天的妹妹。她赐人富贵幸福,我负责散财降灾。”穷人忙说:“我只想发财不想破财,你赶紧出去吧。”黑暗女说:“你这人实在愚痴。我们姊妹始终在一起,从没有分开过,也无法分开。你请她来,即便不请我,我也不得不来。你见过有积聚财物而不散失的吗?你赶我走也就是赶她走。”穷人听罢深感无奈,但为求得荣华富贵还是把姊妹俩都留了下来。
这个故事说明了幸福与不幸、快乐与痛苦本就是同一事物不可分割的两个矛盾面,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化。对二者之间的辩证矛盾关系,中外贤哲都有过深刻的阐述。如我国古代大哲学家老子就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他还发人深省地告诫世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意思是说,过度追求感官刺激定会物极必反,给身心带来损害,圣人只求能填饱肚子而不去追逐声色之娱,凡事懂得权衡取舍。古希腊大哲亚里士多德也说过:“人生颇富机会和变化。人最得意的时候,有最大的不幸光临。”现实中,极乐生哀、纵欲成灾、财聚财散、得此失彼之类的悲剧比比皆是。如2008年发生的金融风暴,使许多奋斗多年的亿万富豪陷入绝境,有的甚至破产,还有人因难以忍受大量资产蒸发而自杀。可以说,世间的幸福总是与不幸相伴相随。
世间痛苦远多于幸福
现实中的幸福与不幸并不是对等和均衡的,世人感受的痛苦烦恼一般远远多于幸福快乐,而感受到的快乐幸福往往也会很快转化为痛苦。从新闻报道中可窥一斑――各类传媒关于天灾人祸、战争杀戮、贪赃枉法、商业欺诈、拐卖
儿童、重疾困苦、谋生艰辛之类的报道,要远远多于安乐幸福、好人好事方面的报道,可谓是乐少苦多。佛教将人生的痛苦归纳为三苦和八苦,并指出一切痛苦的根源在于“我执”,即对自我的贪爱、执著。确实,幸福感作为一种主观体验,其实现需要人的主观愿望与自然、社会等方面的客观条件达成统一,合乎客观规律和条件的要求。但世人对幸福快乐的需求可说是繁复多样,按马斯洛的理论,人有着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种基本层次的需要,因信仰、职业、兴趣、家庭、年龄、性别、民族等因素的不同,可以说是有千百万种,如若满足需要与欲求则需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否则,就要造成主客观之间的矛盾,而且对幸福的欲求愈高矛盾就愈大,这就使得痛苦的发生成为必然。即便拥有了一定的幸福和快乐,其背后还隐藏着一定的痛苦因素,因而幸福也如刀尖之蜜般难以持久。更可怕的,是人们身在苦中不知是苦,常把苦的减轻或转换视为获得了快乐,如久处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亦如梦中举行婚礼自乐自欺。
因此,人要追求和创造自己的幸福,就要认清什么是痛苦以及造成痛苦的原因,进而牢牢树立起忧患意识。常怀忧患之心谋求幸福,才能在苦痛无边的海洋中暂登栖息之岛,正如孟子所说,“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个人幸福离不开对公众幸福的责任
人具有社会属性,个人幸福同样具有群体性,有赖于所处的社会群体和大众的幸福,与其所处的国家、地区、城市、街道、社区等社会环境紧密相关。群体的幸福指数高,个人幸福感就强;若所处的群体感到不幸福,个人也不会感到幸福。试想,当雾霾笼罩在城市上空之时,谁能在心中升起幸福感呢?当毒奶粉、地沟油、毒豆芽、瘦肉精、毒大米等负面新闻充斥媒体时,谁会对食品安全感到放心呢?当商品市场到处是尔虞我诈、坑蒙拐骗,谁又能在消费中体验到快乐呢?
同样,公众幸福也有赖于个人有责任的付出。每个人都应对所处的城市或群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义务,为公众幸福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此自己才能感受到幸福。付出的贡献愈大,其幸福感也就愈高。正如俄国大文豪托尔斯泰所说:“人所能得到的最大幸福、最自由快乐的心境,莫过于爱别人和为别人献身。”
反之,若唯利是图地把个人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就会破坏公众的幸福感。比如,当一个醉酒者时常驾车横行于大街小巷,哪位市民敢保证自己过马路能够安然无恙呢?事实上,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