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圣人徐特立总结.ppt

  1.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圣人徐特立 制作人:1440318李敏 圣人徐特立 徐特立(1877~1968),原名懋恂,字师陶,中国革命家和教育家,湖南善化(今长沙县江背镇)人。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8月参加南昌起义。党中央曾评价他“对自己是学而不厌,对别人诲人不倦”,“中国杰出的革命教育家”。著作大都收集在《徐特立教育文集》和《徐特立文集》中。 圣人徐特立 毛主席称赞他是“坚强的老战士” 朱德称赞他是“当今一圣人” 周恩来称赞他是人民之光,我党之荣“ 刘少奇称赞他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 徐老留影 毛泽东与徐特立 徐特立是毛泽东最尊敬的老师之一,他的一生是光荣的一生,革命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毛泽东曾说过,他总是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并说,徐老同志,你是我二十年前的老师,你现在仍然是我的老师,你未来必将还是我的老师。 徐老生平 一,少时性格渐趋叛逆 二,弱冠断然破产读书 三,年将而立更名特立 四,不图温饱舍家办学 五,不惑之年勤工俭学 六,知命之年决然入党 七,年近花甲徒步长征 八,古稀制定廿载计划 少时性格渐趋叛逆 徐特立,1877年生于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从小就体味到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9 岁时,父兄因愤于不识字受欺压,凑钱让他读私塾。他读了六年书,又因无钱辍学在家,曾跟随一个和尚学习禅宗。 在徐老八岁的时候,将近年关,父亲去讨工钱,回来的时候却两手空空,这对徐特立影响很深,那么小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社会的不公平,并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想要改变这个现状的种子。 弱冠断然破产读书 当时的窘境:“买书又很困难,因为书价昂贵,一部《十三经注疏》要十五串钱,一部《庄子》也要三百文。而他教蒙馆的第一年所得俸金只不过三串钱,尽管后来逐渐加到二十串钱,仍是难以购置书籍。”   经反复思考,徐特立在20岁那年制订了“十年破产读书计划”,把外婆家送给他的几亩薄田作为购买书籍的资产,而自己的俸金作为家庭生活开支。从此,他不再为花钱买书而犹豫,一些价格很高的大部头书,如《十三经注疏》、《读史舆纪要》、《御批资治通鉴》等等,也都一一买回来。   但他的“十年破产读书计划”,不到八年的光景,即在1905年他刚满28岁时,几亩薄田就已耗尽。也就在此时,徐特立成了一名闻名遐迩的饱学之士,许多塾学、学校争先聘请。 年将而立更名特立 徐特立原名徐懋恂,现在这个名是后来他自己改的。 说起徐特立改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那是1893年,他乘船去南岳衡山的时候,看到同船的乡官小吏嫌船开得太慢,就对船夫拳打脚踢的现状后,心中甚是愤恨。于是当场就发誓今后若当船夫,就只运猪决不载人;将来若能取得功名,就只做教官,决不当欺压百姓的贪官。南岳归来后,他就更名为徐特立,取意“独行特立,高洁自守,不随流俗,不入污泥”。 不图温饱舍家办学 辛亥革命前,徐特立积极组织教育界人士和社会各界配合,推动湖南新军起义。革命胜利后,他因功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 而被选为湖南省临时议会副议长。然而,革命胜利果实不久便被谭延等封建官僚所篡夺,越来越多的政客和投机分子混进了议会和新政府。这些人贪污腐化,只为个人升官发财,全然不顾人民的死活,而且把议会搞得乌烟瘴气。这一切,与徐特立的为人处事方式和人生价值观显然格格不入。愤慨之余,他毅然决然辞去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和省教育司教育科长的职务,到长沙县第一高等小学堂做了一名校长和老师,潜心办学,以期通过教育来唤起人民,建立一个好人政府。 不图温饱舍家办学 当时,长沙中等以上的学校极少,所以,这些学校的老师在社会上有着相当的地位,许多人还保持着前清绅士的派头,冬裘夏绸,衣冠楚楚,穿的不是中式长袍马褂,就是西装革履。他们每天到学校上课,也都要雇请三人抬的轿子,以示阔气。徐特立却与众不同。他虽然当过省议会副议长,又曾担任长沙师范校长,是全省有名的教育家,而生活却极简朴,穿着也极普通。一年到头,布衣布鞋,有时甚至穿补丁衣和草鞋,活像个乡下人,故有“徐二叫化”之谑称。 徐特立在一师任教时,住地与学校有10来里地远,他每天总是步行到学校,从不坐轿子。遇上下雨天,他就穿着木屐钉鞋,撑着朱红纸伞,腋下挟着讲义课本,按时到校上课。 徐特立对个人和家庭生活开支,总是千方百计地节省,吃的一般是粗粮、蔬菜。他的夫人一直生活在五美乡下,在家喂猪种菜,添补家用。当学生问及为什么不迁家进城时,他说:“城里生活费高,不如住在乡下省钱。”为了筹资兴学,他节省每一个铜板,每次回家看望家人,80里路全靠步行,连往返的午餐也舍不得花钱,带些家炒的薯片之类的东西,聊作路上充饥之用。 不惑之年勤工俭学 在我党的历史上,徐特立不服老、不向困难低头是出了名的。 他是留法勤工俭学老学生。1919年7月,已经42岁的徐特立,毅然放弃已取得的成就,积极参加毛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