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_话题作文指导复习课件分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语文_话题作文指导复习课件分析

* 一、正确审题 俗话说“走好第一步”非常重要,写作文也是 如此。审清文意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如 果审不清文题,一是无从下手,二是事倍 功半,吃力不讨好,得不到基本分。如果 能审清文意,准确把握命题者的意图,抓 住文题中透露出来的关键信息,了解常规 要求,再动笔就能写出符合文意的作文来。 审好作文题目的重要性 做作文前先在草稿纸上写上 提醒语! 准确审题:最重要的规则 作文的第一要著,是迅速而准确地审题。 审题,就是弄清命题者的“指令”,叫你写什么,就得写什么。打个比方:当某市1万6千名考生都按照命题要求去打“排球”的时候,你却我行我素,去踢“足球”,这就违背游戏规则了,“足球”踢得再好,也是无效的。 审题的大忌,是匆匆扫描考题。正确的做法是:一个词一个词地在心中默读考题,强迫自己定下心来咬文嚼字,把题目的意思看清楚。譬如这么默读:以——珍惜——为题——写——一篇——记叙文——600字——左右。 如此咬文嚼字,是力图把题目中的“关键词”找出来。关键词,是命题者下达指令的最主要的载体。 当一个词在考题中出现两次以上时,它就有可能是关键词。如有的作文题中,多次出现了“你”(“你是怎样的呢”、“你的情况”、“关于自己”、“你的经历、体验”等),可见考生必须写自己。但有许多人高度“忘我”,只写“他人”! 面对老师出的一个题目----写下你高中生活中最值得珍惜的五样东西,一位同学经过几番思考之后在纸上写下了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接着老师又要求在写下的五样东西当中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权衡之后,只好首先放弃了对纯真的留恋。可老师又一次次几近残忍的要求在剩下的几样当中再划去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一样,于是他不得不又一次忍痛划去了苦难、书、友谊。最后偌大的一张纸上就残存下来一样----爱。 假如你也来回答这样的问题,你准备最后留下的是 。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审题应进行如下分析。 具体解读“关键词” : 第一:一个题目 第二:你 第三:初中生活 第四:最值得珍惜 第五:书、纯真、友谊、苦难和爱。 第六:划去 残存下来 爱。 第七:习作中心。 请按要求先在横线上填空,然后以最后留下的一样东西作为写作的中心进行写作。 要求:1、文题自拟,体裁自定。2、600字左右。 首先应确定写作中心,其次还应考虑“你”和“高中生活”。 实际写作中心应为:“珍惜+_______” 不过有一点须注意:“这样的问题”具体指什么应搞清楚。 可以理解为: 1、写下五样东西,然后作出取舍。 2、已知五样东西,从中作出取舍。 由于关键词不止一个,如果只在心里盘算,那就很可能有所遗漏。所以,不能“心算”,必须采用最“笨”的办法——“笔算”,即把好不容易找出来的几个关键词,一一在试卷上圈出来。这样,关键词就“跑”不了啦!为了防止被误解为“做记号”,可用铅笔画圈圈,写完后拿一橡皮擦去。(或摘录在草稿纸上)以上,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操作程序” 。 切记:静心慢读—圈画关键 具体方法点拨 1、认真阅读,静心审题 。 3、圈划摘录 “关键信息”。 2、找准找全 “关键信息”。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不得抄袭。 例说 话 题 解读指点 话题作文一般包含三个部分: + + “提示语”一般对话题作出了具体的诠释, 暗示了话题的含义或选材的范围。 解读提示语: 解读要求语: “要求语”一般提出本次习作所要写的具体 内容,如话题、写什么等。 解读常规语: 提示语 要求语 常规语 “常规语”一般提出平时习作中要注意的常规问题,如拟题、字数、书写等。 实战训练 请具体解读本次习作训练话题。 分别找出提示语、要求语、常规语。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个“真”字道出了教育的根本,做人的真谛。生活中,唯真才善,唯真才坚……请以“真”为话题,将你在成长历程中的所遇、所思、所感写下来。 注意: 1、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 于600字。 2、文中不得出现

文档评论(0)

此项为空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