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学习情境三金属材料塑性变形对组织性能的影响摘要
纤维组织形成 金属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量的增加晶粒形状发生变化,沿变形方向被拉长或压扁。当拉伸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成细条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成所谓纤维组织。 ?? 1.金属组织的变化 一、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1)晶粒被拉长成纤维状 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并相互缠结, 形成不均匀的分布,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5%冷变形纯铝中的位错网 金属变形后的亚结构 2)亚结构细化 ? 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由于晶粒发生转动,使各晶粒的位向趋近于一致,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这种有序化的结构叫做形变织构。 板织构 丝织构 形变织构示意图 各向异性导致的“制耳” 变形前 变形后 丝织构——各晶粒的一定晶向平行于拉拔方向 板织构——各晶粒的一定晶面和晶向平行于轧制方向 3)变形织构 随冷塑性变形量增加,金属的强度、 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的现象称加工硬化。 加工硬化 原因:塑性变形→位错移动→位错大量增殖→相互作用→运动阻力加大→变形抗力↑→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2.金属性能的变化 1)性能影响 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影响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 金属经塑性变形后,使电阻增大,耐蚀性降低。 加工硬化意义: 1)一种有效的强化手段,对不能用热处理方法强化的合金尤其重要; 2)均匀塑性变形和压力加工的保证; 3)金属具有较好的变形强化能力,具有防止短时超载断裂能力,保证构件安全性; 4)↓塑性,↑切削性能 不利:塑性变形困难,给进一步变形带来困难 →中间退火→消除 wC=0.27%的碳钢冷拔时力学性能的变化 (去除外力后残留于且平衡于金属内部的应力)。 第一类内应力——宏观,表面和心部,塑性变形不均匀造成; 第二类内应力——微观,晶粒间或晶内不同区域变形不均; 第三类内应力——超微观,晶格畸变(90%)。 内应力(特别是第一、二类)的存在,使金属强度降低,易产生应力腐蚀,引起零件加工、淬火过程中的变形和开裂。因此,金属在塑性变形后,通常要进行退火处理,以消除或降低内应力 3.产生残余内应力 金属经冷变形后, 组织处于不稳定状态, 有自发恢复到稳定状态的倾向。但在常温下,原子扩散能力小,不稳定状态可长时间维持。加热可使原子扩散能力增加,金属将依次发生回复、再结晶和晶粒长大。 加热温度 ℃ 黄铜 二、冷塑性变形金属在加热过程中的组织和性能变化 冷变形金属在加热时的组织性能变化 回复、再结晶和晶粒的长大都是减少或消除结构缺陷的过程。相应材料的内应力、晶粒尺寸、强度、塑性等性能也发生对应变化。 一、 回复 回复是指在加热温度较低时,由于金属中的点缺陷及位错近距离迁移而引起的晶内某些变化。如空位与其他缺陷合并、同一滑移面上的异号位错相遇 合并而使缺陷数量减少等,但 仍保持高密度位错。 位错运动使其由冷塑性变形时的无序状态变为垂直分布,形成亚晶界,这一过程称多边形化。 (1) 宏观应力基本去除,微观应力仍然残存; (2)力学性能,如硬度和强度稍有降低,塑性稍有提高; (3)光学金相组织看不出任何变化。 回复带来的组织性能变化 工业上常利用回复过程对变形 金属进行去应力退火、以降低 残余内应力, 保留加工硬化效果。 二、再结晶 再结晶: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粒沿着高密度位错的原晶粒边界,通过重新生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位错数目大大减少,基本消失。 铁素体变形80% 670℃加热 650℃加热 再结晶的特点 不是相变,再结晶前后新旧晶粒的晶格类型和成分完全相同; 是形核与长大的过程; 再结晶没有确定的转变温度。 纯金属:TR=0.4-0.35Tm(K) 合金:TR=0.5-0.7Tm(K) 再结晶带来的组织、性能变化 (1)变形金属进行再结晶后,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明显?,而塑性和韧性??,加工硬化现象被消除, 此时内应力全部消失, (2)物理、化学性能基本上恢复到变形以前的水平。 (3)再结晶生成的新的晶粒的晶格类型与变形前、变形后的晶格类型均一样。? 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称为再结晶退火。再结晶退火温度常比再结晶温度高100 ~200℃。 影响再结晶温度的因素 (1)预先变形度 预先变形度越大,晶粒破碎越严重,缺陷越多,组织 越不稳定,再结晶温度越低。但变形量达一定值后,再 结晶温度变化很小。纯金属 TR≈ 0.4Tm(K); (2)金属的纯度 杂质或合金元素,特别是高熔点元素,会阻碍原子的 扩散或晶界的迁移,提高再结晶温度。合金:TR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妊娠期间孕妇心理护理.pptx VIP
- 2025山东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7人考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7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山东威海热电集团有限公司招聘37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士.docx VIP
- 伤口造口专科护士试题 造口试题 .pdf VIP
-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完整版2024.pdf VIP
- 临床执业医师妇产科学复习指导.pdf VIP
- NY∕T 391-202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