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doc

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   2006年公布的《胡润全球最古老的家族企业榜》中,来自日本建筑业的金刚组和餐饮娱乐业的粟津温泉酒店分别以1435年和1295年的历史摘得状元和榜眼的桂冠。日本家族企业具有规模宏大、生命周期长的特点。这与其不拘泥辈分长幼、血缘关系的传承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笔者认为,这种传承模式是值得我国家族企业借鉴的。   引言及文献回顾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民营企业家。他们用睿智的头脑和实干的精神推动着中国经济市场化建设的进程。然而,随着年龄、精力、知识等问题,他们也将慢慢淡出企业,加之“富不过三代”的普遍现象,使得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近年来备受关注,成为了重要的议题。   与我们一衣带水的日本有着松下、丰田、三菱等众多知名家族企业,它们突破了岛国资源的瓶颈,接受了炮火战乱和经济长期低迷的考验,屹立于世界商业之林。日本家族企业长寿的现象赢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他们分别从文化、历史、制度和经营等角度探究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李卓(2004)通过对日本社会史的研究发现,家督继承制使得企业的财产和权利完整,还丰富了社会人力资源,对近代日本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了积极影响。郭跃进(2003)在对中日家族企业进行比较研究时,认为日本家族企业不重视雇员与业主的血缘关系,内部结构呈现一元化的特点使得日本家族企业成功避开了屡屡困扰华人家族企业的“富不过三代”的发展陷阱。殷秀玲(2011)对日本的收养制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后,指出成人收养制使得日本家族企业有效地回避了不肖子孙经营不善,和职业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王向华(2010)大加赞赏日本家族企业中灭己奉公的精神,认为中日家族企业中“公”“私”观念的不同影响了企业的生命周期。王明琳(2006)运用经济学的契约理论工具探究,明确指出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核心是权威传承。本文借鉴刘学方教授的研究思路,从动态的视角分析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并结合日本独特的家文化和家族制度,探寻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本文认为这种传承模式主要包括传承计划的制定、财产和权利的转移分配和对退休家长权利的制约等方面。   二、日本人对家业的理解   刘学方(2009)在研究家族企业继承计划时发现:目前学术界中“家族企业”还没有一个能被普遍接受的明确定义。笔者认为,家族企业难定义的原因在于每个民族对家、家业有着不同的理解。研究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之前,对日本人的家业充分了解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家的本质并不是血缘家族。日本历史上有名的“有贺-喜多野论争”中,有贺喜左卫门和喜多野清一两位社会学家围绕日本的家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有贺喜左卫门认为,家不管是否包括有血缘关系者它都成立,即使是包括非血缘关系者它也成立。为维系家生活,如果需要,亦可使外部人成为其成员。喜多野清一则认为,家的本质的特征是父权家长制家族。家当中的非血缘关系成员是家族成员以外的人,家长收容他们,对他们加以庇护,关照他们一生的生活,这是建立在对家族权威的虔敬和服从的基础之上的。这场争论给我们的启示就是,日本人的家是包含非血缘关系的。   其次,家业并不完全等同于家产。日本最常用的辞典《广辞苑》中对家业的解释有两个:(1)为谋一家生计的职业、生业。(2)一家代代从事的职业。所以,在日本,武士的家业是武艺,艺能人的家业是从艺的技能,农民的家业是世代耕耘的土地和技术。商人的家业不仅包括祖先传下来的财产,还包括积累这笔财产的经商经验,甚至包括商号和家徽。李卓对中日家族制度进行比较后,高度概括了日本家和家业的关系:家是家业的经营体,家业是一家的立家之本。   日本家族企业的传承模式   日本企业普遍实施的终身雇佣制和年功总序制,使员工充满了归属感,在留住了人才的同时又提高了员工的绩效。这种管理方法透露着日本人治家的智慧,家、业不分不仅体现在对员工的管理上,也体现在企业传承的过程中。   第一,财产、权利的转移与分配――家督继承制。   家族企业的继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维度,即所有权(财富)传承和经营管理权(职位)的传递。家督(长子)继承制的魅力就在于,财产与权利都由长子继承。   日本并非一开始就实行长子继承制的。家督一词最早现于《史记》“家有长子曰家督”,其实日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在模仿中国。早在律令时代,日本也实行长子继承官职、位阶,财产实行诸子均分。但这种继承方式在镰仓幕府时期造成了武家社会的混乱,使得人们逐渐明白“分割父母家产,分配至末子,乃末代之乱逆, 子孙不和之基也”。从此日本在财产继承上也放弃了诸子均分制,无论家产、家业均由长子继承。如此一来,家长的权力得到巩固,既避免了家族内部分裂,又为扩大家业规模积累了资本。家督继承制的特点就是重视祖先到子孙的一脉延伸,而不顾及兄弟之间的关系。非长子要么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