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16课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精选]
郑和下西洋的目的史学界的三种说法: 寻找失踪的建文帝 向海外宣扬明朝的国威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 4阅读下列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瞑十万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城,迥割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衙……” 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说出该事件的起止时间?起止地点? 3.这一历史事件有何意义?材料反映出一种什么精神? 1、汉朝时,汉武帝派_______出使西域,沟通了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 2、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_____________总管西域事务。 3、汉朝时开通的以长安为起点,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称为___________. 4、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频繁的国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唐与日本交往过程中,主要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6、唐与天竺的交往过程中的代表人物是_______。 这是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中的一个场景:众多演员手持船桨,在浩瀚的大海中航行...... 师:请问这个场景演绎了我国历史上什么历史事件? 郑和下西洋,张艺谋选用这个情景展示了我国古代中外交往的成就,同学们想知道当时的情景吗?我们一起来学习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 阅读材料:“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1、材料中的“我”指谁?简单介绍人物。 2、“海波不平”指的是什么? 3、“我”的愿望最终实现,原因有哪些? 4、通过“我”的事迹,并结合材料,你认为“我 ”有什么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问题 谢 谢 友好往来 要求: 1.个人思考(30秒) 2.轮流讲:由1号先开始(顺时针)共1分钟 +1分 3.随机抽问 +1分 * * 第16课 明朝的中外交往与冲突 郑和下西洋 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侵占澳门 从郑和下西洋到闭关锁国 第二十三课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本人是一个伊斯兰教徒。家庭的原因使得郑和从小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后入宫当太监在燕王府当差。在“靖难之役”期间,郑和跟燕王朱棣南征北战,建立了不少战功。永乐二年(1404年)初,朱棣亲笔写了一个“郑”字,赐他为姓,并提升为内宫兼太监。由于郑和,小字“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他“三保太监”或“三宝太监”。他率领大型船队七下西洋,加强了明朝同周边各国的交流,扩大了明朝的影响,是中国历史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文莱 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 “西洋”指哪里? 一、中外交往——郑和下西洋 1.目的 2.条件 3.概况 4.意义 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 踪迹之,且欲耀兵异域, 示中国富强.—《明史·郑和传》 参考要点: P94郑和为什么能够成功地实现远航? 物质前提: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客观条件: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等。 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郑和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郑和熟悉伊斯兰教和佛教;各船成员的群策群力、通力合作等等。 航海图 设备 到达 范围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船只 大小 大船62艘(连小船共200多艘) 船数 人数 次数 时间 郑 和 人物 填一填,郑和下西洋盛况 1405—1433 7次 每次约2.7万人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出发刘家港) 罗盘针 郑和(1371——1435年) 郑和船队的宝船可能会运载哪些货物?在航海的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从郑和等人身上学到什么精神或优秀品质? ◆巨大的风浪,恶劣的海上天气。 ◆海上迷路的可能 ◆缺少淡水食物等海上物资 ◆在海上可能遇到来自敌对力量的攻击(海盗等) 开拓进取、敢于探险的精神, 英勇无畏的气概, 开放交流、睦邻友好、献身祖国的精神 材料一: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远航比较表 根据材料分析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1次 4次 7次 次数 航海图、罗盘针 设备 绕过好望角达印度 美洲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到达 范围 长24.5米 宽6米 长44丈(151.8米)宽18丈(61.8米) 船只 大小 4艘 17艘 大船62艘 (连小船共200多艘) 船数 160人 1000到1500人 每次约2.7万人 人数 1497—1498 1492—1504 1405—1433 时间 达迦马 哥伦布 郑和 人物 时间最早 次数最多 人数最多 船数最多 船只最大 路线最远 技术最高 比较结果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了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材料二:中国使臣上岸后,送上精
文档评论(0)